“空調取暖”爲什麼不受待見了?看過這些原因,你就不覺得奇怪了
深秋到冬季這段時間,說實話是真的冷!
以我在的北方大省來說,每天氣溫都在15℃上下,這個溫度體感是比較冷的,可即便是冷,我周圍的朋友們、同事們基本也都不開空調取暖了。
不僅僅是我身邊的人,我發現不少網友也直呼“再堅持幾天,就來暖氣了!”
那麼問題來了,「空調取暖」咋就不受待見了呢?
或許,當你看過下面這些原因,就真的不覺得奇怪了!
01、空調取暖,“太悶”
說“太悶”,估計是很多人的感受!
也可以說是有點“烤得慌”~
空調的本質是熱量的搬運工,所以要想室內溫度上來,就得關閉門窗,不然升溫慢不說,還巨費電!
門窗關嚴實之後,空調開啓“制熱”模式,熱風就呼呼吹出來了。如果吹到身上真的會感覺到燥熱!
02、噪音大,挺煩人
有一說一,空調開製冷的時候,噪音是挺小的。但是開制熱噪音就大了!
這個噪音,不僅僅是說外機,就連室內機也會發出“熱風”呼呼的噪音。
當然了,開“電輔熱”後,噪音會小一點,但問題又來了!電輔熱耗電啊!
03、巨費電
大家之所以不用空調取暖,相當一部分原因還是“怕費電”!
有一句大實話,不知道廠家們願不願意聽!
國內大多數品牌的空調,冬天制熱,基本都離不開“電輔熱”!
想必大家都體會過,制熱的時候,如果單純依靠熱風,升溫巨慢!
開啓電輔熱這時候幾乎成了“必須”。
這樣一來,空調自然而然就成了“電費刺客”。
當然了,也有一些品牌主打“省電”,儘管宣稱一小時不到一度電,但是這些所謂的“數據”,都是在“實驗”狀態下的理想數據。
理想和現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別說什麼最省電,“不開才最省電”!
04、越吹越乾燥
熱風吹到哪裏,哪裏的水分就被抽乾了。不信大家可以試試對着熱風,不一會就會覺得臉上皺巴巴的,甚至鼻子喉嚨都覺得乾燥!
如果室內一直開着空調取暖,它就相當於是一個“抽溼機”。室內的溼度會逐漸下降。溼度很低的時候,體感就很不舒適了!
05、熱度不均勻
雖然一些品牌的空調,推出了“全面風”,但是懂點常識就知道,空調的出風格柵在那擺着,根本不可能做到“無死角”出風!
這就導致了空調在制熱的時候,熱風只會固定在一定角度吹出來。屋裏自然也是這邊熱,那邊不熱!
受熱不均勻,可以說是最大的痛點了!
有了上面這5個原因,也難怪大家不願意用空調來取暖了!
而且有一說一,現在的“取暖電器”,除了空調之外,還有很多替代品。
比如暖風機、電油汀、小太陽和踢腳線取暖器等等!
美家指南小課堂:各種取暖器,該如何選?
先說結論!
拋開“地暖”不談,要說取暖設備哪一個更實用,結合我的使用體驗和不少網友的真實反饋來看,“踢腳線取暖器”比較值得投入!
簡單說一下原因:
1.“暖風機”,噪音大、受熱不均勻;
2.“電油汀”,耗電大,容易乾燥;
3.“小太陽”,有安全隱患,升溫區域有限。
反觀“踢腳線取暖器”,除了佔地方之外,沒有太多缺點,不僅升溫快、噪音小、安全,而且還能有好多“隱藏用法”!
熱水果▼
烘衣服▼
烤板栗▼
市面上做踢腳線取暖器的品牌有很多,像主流的大廠,美的、格力、小米、松下等等都在做。
不管投入哪一個,一定堅持“4不選”!
①不選沒有“傾倒斷電”和“過熱保護”功能的;
②不選防水等級低的;(最好不低於IPX4)
③不選功率小的;(功率大雖然耗電多,但是升溫也快)
④不選沒有“童鎖”功能的。(避免孩子誤觸。孩子大了可以忽略這一項)
寫在最後:
其實相比於往年,今年感覺格外冷!不過這個時候,大多數地方的“供暖季”還沒來,要想既省錢又溫暖舒適的居家生活,有一些取暖設備是值得投入的!這麼冷的天,你是怎麼取暖度過的呢?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互動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