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七十載!浙藝師生校友同臺演繹“代代相傳”
“七十載風雨兼程,七十載薪火相傳。作爲‘藝術家的搖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載着無數名家大師的藝術追求和育人理想,銘刻着一代代浙藝人的初心與堅守。”日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建校70週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浙江實驗藝術劇場舉行。
從1955年黃龍洞畔的浙江文化幹部訓練班起步,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教書育人根本使命,培養了茅威濤、周迅、何賽飛、陶慧敏、山翀、吳蠻、詹永明、夏賽麗、鍾麗燕以及陳麗君、李雲霄等傑出校友,有18位校友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爲浙江乃至全國文化戰線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藝術人才,彰顯了“藝術家的搖籃”的深厚底蘊。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薛亮在會上表示,7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守正創新、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堅持產教融合、實踐育人的辦學特色,入選浙江省職業教育“示範校”“優質校”,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第一輪“雙高”建設計劃,榮獲中國舞臺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中國舞蹈藝術最高獎“荷花獎”,立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探索現代學徒制育人新模式。
傑出校友代表、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深情回憶了在黃龍洞集訓的歲月,闡述自己對當代藝術傳承的深刻理解。她表示,母校給予的從來不止唱腔身段的功夫,更是“敬師三禮”儀式中的師道傳承,前輩藝術家們身體力行,“戲比天大”的藝術追求。母校七十年澆灌了無數藝術的種子,培育了無數出色的藝術家。
教師代表、全國模範教師支濤回顧了與學校近半個世紀的淵源,結合自身從“小百花”學員到“全國模範教師”的成長經歷,詮釋了浙藝“求真 尚美 精藝 修爲”的精神傳承,並代表全體教師承諾,將引導學子用藝術服務人民,奉獻時代。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峯表示,浙藝作爲浙江創辦最早的藝術類院校,七十年來爲全省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希望學校以建校70週年爲新起點,進一步強化內涵建設,打造高水平專業羣,在服務教育強省與文化強省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爲。
值得一提的是,校慶期間,學校還陸續舉辦了藝術職業教育發展研討會、建校70週年教學成果彙報演出、標誌性辦學成果展等系列活動,並舉行了新書《浙藝名師年譜系列叢書》《浙江當代戲劇名家研究叢書》贈書和校友實物捐贈、沙孟海先生題寫校名書法作品捐贈儀式。此外,嶄新的校史館、趙松庭紀念館、電影陳列館等文化場館也在校慶期間同步開放,共同構建了一個集校史大講堂、思政大課堂、美育大學堂三大核心功能於一體的文化育人陣地。
當晚,教學成果彙報演出匯聚師生與校友同臺獻藝,以茅威濤與戲曲學院學生“師徒傳藝”,串聯起畢業生鄭佳豔、李雲霄、倪潤志等莘莘學子,京劇、越劇、崑劇多劇種戲曲綜合表演《代代相傳》。2019小百花班青春版越劇《五女拜壽》的演繹,串聯浙藝與五代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四十年育人的共生共長。整場演出彰顯了浙藝“薪火相傳、絃歌不輟”的文化傳承與“守正創新、勇攀高峯”的奮進精神,爲觀衆奉上一場充滿溫情、彰顯水準的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