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演員“閃現”講解,這個展覽裏有戲迷珍貴的“追星記憶”
袁雪芬、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越劇宗師們的照片鋪開,勾勒出上海越劇院70年的發展之路。11月2日,“琢·越——上海越劇院建院70週年主題展覽”在上海圖書館(淮海中路館)第一展廳正式開展,七大展覽單元、400餘件珍貴檔案和實物藏品及配套亮點活動,爲觀衆呈現一場兼具厚度與深度的越劇文化盛宴。
開幕式上,由上海越劇院編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畫冊《琢·越——越劇四大經典劇目》也正式發佈,該畫冊依託上海越劇院藝術檔案室資料與社會徵集資源,以圖片形式展現越劇“四大經典”生成的歷史軌跡與新時期傳承狀況。
20世紀50年代彩色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攝影畫報、越劇《紅樓夢》舞臺模型、1983年《紅樓夢》赴日本演出說明書……老戲迷們可以在展覽中找到珍貴的“追星迴憶”,展出的藝術檔案與實物藏品涵蓋珍貴老照片、演出說明書、創作手稿、老唱片、戲服、舞臺道具、舞美設計圖及舞臺微縮模型,其中不乏劇院向社會公衆徵集而來的珍貴檔案資料。每一件藏品都承載着越劇發展的關鍵記憶,觀衆可從中直觀感受越劇藝術的細膩與越劇歷史的厚重。
越劇發源於浙江,發祥於上海,在現代都市文化的浸潤中迅速壯大,形成了典雅時尚、優美抒情的獨特藝術風格。作爲中國傳播範圍最廣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受到從城市到鄉村、從南方到北方、從國內到海外千千萬萬不同職業、不同年齡觀衆的喜愛。本次展覽以“琢·越”爲核心主題,“琢”代表劇院對藝術精益求精的打磨精神,“越”蘊含跨越挑戰、超越自我的進取追求,諧音“卓越”既總結70年輝煌成就,更是劇院對未來發展的期許。
“蜚聲四海”“璀璨星河”“舞臺華章”“越藝精粹”“育英傳薪”“沃土深耕”“藝論鑄魂”七個單元,分別從上海越劇院歷史、藝術家風采、劇目建設、藝術特色、人才培養、觀衆培育、理論研究七大維度,系統呈現劇院的發展脈絡與藝術成就。
據悉,本次展覽將舉行至11月12日。在開幕式當日下午外,還將於11月8日、9日下午14:00在展廳內舉行三場越劇表演。上海越劇院中青年演員將登臺獻藝,演繹越劇經典唱段,用鮮活的表演讓觀衆感受越劇的唱腔魅力與表演特色。此外,還將有越劇演員不定時“閃現”展廳,以志願者身份爲觀衆講解展品背後的故事,爲觀展增添互動性與驚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