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業餘足球的美麗童話,蘇超不僅是文旅項目,更是中國足球的助推器
隨着泰州隊爆冷捧起冠軍獎盃,第一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以下簡稱“蘇超”)圓滿落幕。自5月10日揭幕以來,在歷時近半年的賽程中,蘇超爲江蘇省乃至全國球迷貢獻了一場盛大的業餘足球盛宴。
七破中國業餘足球觀賽人數紀錄
11月1日舉行的蘇超決賽共吸引62329名觀衆入場,再度刷新中國業餘足球賽事單場觀賽人數紀錄。決賽現場呈現出全省聯動的熱烈氛圍,所有13個參賽地級市均設有專屬球迷觀賽區域,看臺上形成鮮明的色塊分區。作爲南京隊主場及決賽承辦地,自7月5日南京隊對陣蘇州隊一戰起,南京奧體中心已連續七場現場觀衆突破6萬人次,且人數逐步上升,七度刷新觀賽人數紀錄。本賽季蘇超共舉行85場比賽,累計觀賽人數超過243萬,場均觀衆達到28628人,書寫了一則中國業餘足球的美麗童話。
蘇超決賽吸引62329人入場,再度刷新中國業餘足球賽事單場觀賽人數紀錄(新華社)
這項賽事在起步階段受關注程度並不高,組委會僅要求各隊主場看臺最低可容納2000名觀衆。因此,徐州、常州、南通等地在初期均選用了轄區內規模較小的體育場,首輪六場比賽的場均觀衆僅爲7745人。隨着賽事推進,“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十三妹”“南哥”等趣味梗逐漸“破圈”,蘇超的影響力突飛猛進,第四輪場均上座人數已升至25974人,併成爲全江蘇乃至全國的一個熱門話題。
蘇超由此成爲贊助商眼中的“香餑餑”。截至決賽前,這項業餘聯賽已匯聚了41家不同層級的贊助商。同時,每支參賽隊也均擁有各自的贊助夥伴,充分印證了蘇超的商業價值。
“東哈東北街邊燒烤”作爲常州隊的贊助商而爆火,吸引大量球迷前來打卡(視覺中國)
除場內商業合作外,異常火爆的球市催化了江蘇省的“比賽日經濟”。據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統計,截至蘇超半決賽,在已進行的84個比賽日當天,各主場城市的A級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397.26萬人次,同比增長17.71%;其中接待外地遊客1370.32萬人次,同比增長23.53%;通過銀聯渠道實現的異地文旅消費總額爲139.63億元,同比增長26.48%。蘇超撬動的經濟效應產生了廣泛的示範作用,重慶、江西、湖南、四川等多個省市迅速跟進,相繼創立省(市)級城市足球聯賽,一時之間,業餘足球運動在全國呈現出遍地開花的發展態勢。
蘇超將推動江蘇乃至中國足球的發展
賽場之外,蘇超火爆出圈的背後,離不開一套高效、規範的運營管理體系作爲支撐。蘇超的有序發展得到了官方層面的規範與保障。在賽事初期,各參賽隊主場票務運營均由隊伍自行負責。每座城市選擇不一,或與票務公司合作,或將票務入口置於本地政務App中,導致公衆購票渠道不統一、信息不明確。隨着賽事熱度水漲船高,票務供需矛盾逐漸顯現,“黃牛”加價等現象也隨之出現。8月21日,蘇超啓用了統一票務平臺,自第10輪起,所有比賽均採用“預約+搖號”的售票方式,並對搖號過程引入公證機構監督,確保流程公平、公正,從源頭上遏制了票務亂象。
大量未能中籤的球迷聚集在第二現場,一邊用餐一邊觀看蘇超比賽轉播(視覺中國)
蘇超不僅是一個大型文旅項目,也對江蘇省足球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蘇超的火爆推動江蘇各地紛紛加強本地足球建設,以提升球隊競爭力:淮安隊面向全國公開招募符合資格的球員;南京隊在半決賽失利後,南京市足協10月29日宣佈將於11月和12月舉辦南京市超級聯賽,旨在推動本地社會足球發展,併爲明年的南京隊選拔人才;常州隊在今年蘇超的成績不盡如人意,常州市委於今年7月出臺《足球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擬從社會參與、青訓建設、職業足球發展、人才培養、場地建設、產業鏈構建及國際交流等七大方面全面推進足球事業發展。
由此可見,蘇超對中國足球的發展具有極爲積極的意義——足球不再是輿論的情緒“痰盂”,而成爲社會的情感“聖盃”,這纔有了推動中國足球發展的正向氛圍。那些因爲本地球隊輸贏哭了笑了的孩子們,那些對每場比賽投入最真實情感的球迷們,將是中國足球前進的最重要基石。
賽後,泰州隊球員帶着蘇超冠軍獎盃來到看臺邊與球迷共同慶祝(新華社)
“‘蘇超’聯賽肯定要辦下去,而且要越辦越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江蘇省體育局二級巡視員、競技體育處處長許秋紅如此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蘇超不會是曇花一現,展望未來,若能在賽程設置、球員報名等方面持續優化,蘇超將書寫出更爲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