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音樂劇都來了,安徽小鎮“破次元”溢出上海味道

來源: 更新:

“平常多聽我們安徽的廬劇,今天是第一次現場聽滬劇,這麼有意思。”安徽蕪湖的鳩茲小鎮,77歲的蕪湖本地人郭金芬正和她的姐妹團一起遊覽。她們退休後是這裏的常客,但發現小鎮與往常有些不同——園子裏掛起了上海民營院團表演的提示牌。

她們走過棲鳳塔,經由戲曲廣場走到鳳媒橋前,看到上海街藝人正在表演具有安徽元素的歌曲《女駙馬》,再走進附近160餘年歷史的梨園堂,密檐斗拱下的徽派回形戲樓內正在上演經典滬劇現代戲《深秋的淚痕》,姐妹花們趕緊入席聽賞。

蕪湖鳩茲小鎮梨園堂內,上海文慧滬劇團的《經典滬劇摺子戲專場》正在演出。

另一邊,蕪湖人汪自慧帶着8歲的女兒魯悠悠也徜徉在滬劇中,“孩子自己循聲過來的,她平常在村裏跟着老人聽很多廬劇,自然對戲曲很關心。她說雖然聽不懂滬語,但能感覺到劇里人物好傷心,沉浸其中。”這對母女告訴記者,還要去不遠處李經方故居里看看沉浸式音樂劇《小城之春》。

“2025上海優秀民營院團獲獎劇目赴長三角(安徽)等地巡演”首日活動於11月1日在安徽蕪湖啓動,三場上海專場演出在蕪湖鳩茲小鎮上演。此外,上海文慧滬劇團、上海新東苑滬劇團等多個滬劇團將於11月3日-11月8日在江蘇太倉大劇院聯袂駐場演出。此次滬皖攜手,進一步打通兩地文化合作通道,深化長三角區域文旅協同發展,推動文化資源高效流動與共享。

蕪湖鳩茲小鎮李經方故居內,上海現代人劇社的沉浸式音樂劇《小城之春》正在演出。

觀衆偏好“有文化底子”的作品

徽派建築羣中有了上海味道,上海文慧滬劇團帶到蕪湖的摺子戲裏,既有傳統老戲《阿必大》的古樸摺子,又有來自異域的《斷線風箏》片段,更有經典現代戲《深秋的淚痕》的動情故事。滿座的觀衆席表明,滬劇在安徽本地受衆裏依舊適配。上海文慧滬劇團團長王慧莉告訴記者,今年特意選取了與江南文化同源的經典摺子戲,儘可能通過藝術表演消除地域隔閡。

蕪湖鳩茲小鎮梨園堂內,上海文慧滬劇團的《經典滬劇摺子戲專場》正在演出,觀衆席一景。

劇場外,街藝團隊也準備有序,“這次特意排了一支跟安徽黃梅戲有關的曲子《女駙馬》,也有民樂相結合的《一剪梅》等曲目,是爲了應景古鎮的民俗氛圍。”本就是安徽人的街藝歌手杜爍辰告訴記者。“面對市場的豐富供給,演藝內容上需要從歷史文化題材中發掘更多,觀衆對民俗、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可能比過去更有興趣,這一點特別是在95後觀衆身上體現出來。”上海開心麻花董事長汪海剛如此觀察。

蕪湖鳩茲小鎮內,由董亦含、林曉明、杜爍辰組成的上海街藝音樂組合正在演出。

而鳩茲小鎮亦承接住這份文化需求,“要有文化底子”成爲演藝作品與小鎮共同的內在訴求。蕪湖鳩茲演藝小鎮營銷總經理歐思佩告訴記者,“小鎮承載目前全國最大的徽派建築羣,遊客偏好非遺技藝、傳統文化等相關內容。其實遊客的口味沒有變的,他們還是喜歡‘新、奇、特’,只不過他們願意更近距離、更身臨其境地觀賞,想看到更真實的表演,有更震撼的體驗,我們跟上海院團在場地、演員、演出內容與形式上碰撞出新的火花,努力打造原創品牌。”

從多元空間看演藝文旅新消費

繼廣富林老宅後,上海現代人劇社的沉浸式音樂劇《小城之春》再次選擇百年院落。李經方故居的庭院可謂四通八達,觀衆隨時可進入戲劇。上海現代人劇社藝術總監張餘透露,“爲適配故居場地,劇組專程調整《小城之春》的舞臺佈置,讓劇情與場地更好地融合一體。文旅融合的關鍵在於實現文化內容與旅遊體驗的雙向賦能。”

演藝新空間一直在向外擴展,商場、書店、古鎮等生活化場所處處可演藝。本次展演地鳩茲小鎮盡最大可能展開不同空間:梨園堂中有觀賞的坐席,李經方故居自成沉浸式觀演的環境,街藝表演的環境能夠隨時與觀衆互動。

空間的多重樣態實則展示出觀念的轉變:要讓戲劇真正成爲生活的一部分,“人們觀看戲劇,就像喫飯一樣,成爲日常習慣。”汪海剛認爲,要達成這一目標,就需要思考演藝在文商旅融合中扮演什麼角色。“寬幅的商業模式,是城市演藝要向文旅演藝學習的,戲劇與其他業態的橫向融合已經在路上;而文旅演藝這些年也在學習城市演藝的長處,即如何精緻地講故事。”

古鎮作爲城市更新的一部分,也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新消費”,演藝即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用歐思佩的話來說,就是要把情緒價值帶給遊客,“讓遊客開開心心地來,再開開心心地走。有坐席觀賞的劇場,亦有步移景換的行進式表演;既有兩三人互動的街頭演出,更有上百人蔘與的小鎮大巡遊。這都是爲了構建更多維度的文化體驗場景,實現從單一觀演到複合型文化消費的升級。”

長三角文旅融合雙向奔赴

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總召集人韋芝表示,雙向奔赴,各取所需,注重當地觀衆的參與,是今年上海民營院團與長三角文旅協同發展的新嘗試。

上海演藝市場蓬勃發展,民營院團原創內容供給充沛,已從上海核心演藝集聚區延伸至城郊5個新城。此次引入安徽鳩茲小鎮,更激活了周邊博物館、研學書院等文旅資源的集聚效應,吸引八方遊客紛至沓來。

自2018年以來,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與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持續推動“上海優秀民營院團赴長三角推廣展演”活動,這一平臺已成長爲展示和見證上海民營院團創作演藝成果的重要品牌項目,從單一演出升級爲“作品展示+深化交流+資源對接”的綜合平臺,形成了上海民營院團在長三角“劇目演出去,觀衆走進來”的良性循環。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