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豆芽賣28.8元?網友直呼“喫不起”,知名麻辣燙品牌回應

來源: 更新:

據媒體報道,11月1日, 楊國福在上線麻辣香鍋品類後,有記者實地採訪時發現,店內綠豆芽售價高達28.8元一斤。

楊國福綠豆芽的標價爲2.88元/50g,折算爲28.8元一斤,而山姆會員超市有機綠豆芽的標價爲9.9元/600g,折算爲8.25元一斤。楊國福綠豆芽價格引發網友廣泛熱議,隨後相關話題#登上熱搜。

不少網友表示,28.8元/斤的豆芽貴得離譜,“平價快餐變輕奢了”“這豆芽鑲金了吧”;也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小票,吐槽現在麻辣香鍋和麻辣燙太貴了,隨隨便便喫一碗都要四五十元,直呼“喫不起”。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這個標價並不只是針對豆芽,而是所有素菜都是一樣的價格,“把餐飲店的菜價和菜市場的菜價進行比較是不好比的。”“飯店也有房租、人工費這些成本的。”

據現代快報報道, 當天,記者致電楊國福總部客服了解此事,客服回應稱目前全國門店的售價是不統一的,“因爲考慮到每家店會有成本問題,比如說房租人工,所以現在公司還是沒有對全國的店面進行統一要求。”

多以50克或100克計價

麻辣燙食材被稱“克重刺客”

據現代快報報道,11月1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等多家麻辣燙店看到,素菜普遍標價25元以上/斤,部分精品菜甚至高達100元/斤。在楊國福麻辣燙店裏,記者看到幾名消費者正在挑選食材,據店員介紹,他們店裏是葷素同價,都是26.8元每斤。而在張亮麻辣燙店裏,記者看到價格爲25.8元每斤,同樣是葷素同價。

通過網友在網上的反饋,記者瞭解到,除了楊國福,還有衆多麻辣香鍋、麻辣燙品牌均採用克重計價、稱重消費的方式。素菜普遍標價25元以上/斤,部分精品菜甚至高達100元/斤。顧客在自選食材時,往往以50克或100克爲單位挑選,看似單價不高,結賬時卻常“被嚇一跳”。比如,上熱搜的楊國福麻辣香鍋店素菜標的是2.88元50克,乍看上去不是太貴,其實換算一下就是28.8元1斤(1斤等於500克)。

對此,餐飲業內人士張先生表示,這次看似是一次偶然的價格曝光,實則是揪出了一個長期潛伏在我們日常消費中的“克重刺客”。用單位換算的“迷霧”,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了消費。

江蘇省消保委曾發文表示,由於普通消費者常常容易忽視計量單位上的差異,只關注單價的合理性,或對克重這一微小單位缺乏直觀感知,又或者是因爲標識過小導致老年人難以辨認,從而在選購時產生了誤解。商家藉機“鑽空子”,採用非常規計量單位標註價格,以顯著弱化價格標示,製造單價較低的假象,以此吸引顧客。這種混淆視聽、誤導消費者的行爲,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存在價格欺詐嫌疑。

麻辣香鍋全國門店破3萬家

近年來,圍繞着麻辣香鍋的爭議從未停止。“克重刺客”橫行,50元也買不到一份能喫飽的午餐,食材新鮮度參差不齊,底料口味時好時壞......

儘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吐槽“人均50元都喫不飽”,但麻辣香鍋該圈粉還是圈粉,依舊抓住了很多年輕人的胃。截至11月2日,在小紅書、抖音平臺上,僅 這一話題瀏覽量分別超過7.1億、100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紅餐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麻辣香鍋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萬家。全國哪些城市最愛喫麻辣香鍋?紅餐大數據顯示,在二三線城市門店數佔比較高,重慶穩居TOP1。

2024年,麻辣香鍋/乾鍋品牌的門店人均消費整體集中在20~60元的價格區間,其中20~40元的門店數佔比最高,爲51.4%,40~60元的佔比爲35.2%。

別看門店越開越多,麻辣香鍋賽道其實還沒出現真正的“千店巨頭”。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麻辣香鍋/乾鍋品牌門店數在5家及以下的比例高達54.2%。這也意味着,這個賽道存在着大量個體經營店、夫妻店,規模化程度並不高。

行業增速也在放緩。華信人市場諮詢的報告顯示,2020—2023年,麻辣香鍋行業淨增長率都保持在20%以上,到了2024年,淨增長率大幅放緩至約7%。預計2025年,開店率將反彈至38%,但關店率也將維持在約16%的高位。

來源丨每日經濟新聞、現代快報、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蘆李娜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