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機制運行十週年,推動“個案監督”向“類案監督”轉變

來源: 更新:

今年是靜安區民事行政案件評查機制運行十週年。近日,中共上海市靜安區委政法委聯合靜安區檢察院、靜安區法學會舉辦黨委政法委監督與檢察監督的融合路徑與機制創新研討會,探索監督融合路徑。

2015年以來,經靜安區委政法委統籌協調,在靜安區人民法院協同支持下,靜安區檢察院聚焦民生重點,推動建立“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檢察院法律監督”聯動機制,構建“自查自糾+集中評查+聯席會議+監督反饋”工作閉環。圍繞立案登記制、執行案款清理、民事行政非訴執行及“回頭看”等主題,開展民事行政訴訟案件專項評查,實現“個案監督”向“類案監督”、“事後監督”向“過程監管”、“被動監督”向“主動監督”轉變。同時,區檢察院拓寬案件評查類型,從立案監督延伸至執行領域,形成全流程監督格局。該聯動機制不僅爲民事行政案件評查提供了制度支撐,也爲深化監督職能融入區域治理大局、精準對接權益保障、助推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合力打造辦案規範化奠定基礎。

十年來,靜安區檢察院聚焦重點人羣,積極構建權益保障的新模式。如,出臺服務保障“銀髮經濟”檢察方案、涉老檢察融合履職工作規定等,成立全市首家檢察院駐工會支持起訴工作室等。同時,聚焦重點環節,打造規範司法的新範本。常態化開展“立案登記”專項評查,定期組織“回頭看”行動,持續鞏固評查成效,同時凝聚法檢協作合力,暢通支持起訴等救濟渠道,推動從根本解決問題。聚焦矛盾糾紛高發領域,依託公開聽證等方式深化釋法說理,推動矛盾在基層化解、爭端在前端解決,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此外,聚焦重點領域,共繪協同治理的新藍圖。辦理的全市首例外匯領域反向銜接案,爲相關案件辦理積累實踐經驗。依託全市首家“四聯”檢察服務工作站,舉行檢察開放日等,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

市政協委員王海濤表示,靜安區檢察院連續十年對民事行政訴訟案件開展專項評查活動,監督效能顯著提升。建議進一步打破公檢法司及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深化公共數據研究運用能級,探索外部數據統一平臺介入,提高數據信息提取、數據邏輯沉澱、數據模型建設水平,助力不斷拓寬監督範圍。

靜安區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人選宋傑建議,建立清晰明確的監督清單,進一步健全監督體系,壓實監督責任,確保各類監督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切實提升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