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油城,今年70歲了

來源: 更新:

70年前,一支由8個民族36名青年組成的鑽井隊抵達新疆黑油山,經過100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1955年10月29日,這口油井噴出了工業油流。這就是克拉瑪依一號油井、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的誕生。

經過7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克拉瑪依已形成了集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油氣集輸、煉油化工、科研開發於一體的石油石化工業體系,成爲中國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

近日,克拉瑪依市奮進70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推進會在新疆第二醫學院大禮堂舉行。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國內石油資源匱乏、工業發展受阻的嚴峻形勢,尋找大油田成爲國家發展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石油地質勘探隊伍懷揣使命,挺進西北,新疆成爲了石油勘探的重點區域。1954年,中蘇地質專家聯合調查隊在對黑油山—烏爾禾地區進行深入地質普查後,判斷該地區具有廣闊的含油前景,爲克拉瑪依油田的發現奠定了堅實基礎。1955年,第六次全國石油勘探會議決定,在黑油山地區打兩口探井。

歷經70年,克拉瑪依市風華正茂,青春正好。當前,克拉瑪依正加快構建具有克拉瑪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動民生領域優質均衡發展,確保“十四五”規劃任務圓滿收官,打牢“十五五”開局良好基礎。

在“克拉瑪依精神禮讚”展演環節,克拉瑪依三代石油人與城市建設者代表上臺交流,深情講述了克拉瑪依從無到有、從戈壁荒灘發展爲新型工業城市的巨大變遷。大會還宣讀了克拉瑪依市“奮進70年模範個人”和“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表彰決定,併爲受表彰人員頒獎。

今年,也是上海市對口支援克拉瑪依市10週年。“援克不做客,援疆做干將”。上海援克前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堅決貫徹落實滬疆兩地黨委、政府工作要求,不斷深化對口合作的內涵和外延,制定了《上海市對口支援克拉瑪依市前方指揮部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包括1個“總體規劃”,以及涵蓋產業、科技、醫療、教育、文旅交通等5個“重點子計劃”,明確了援克工作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圍繞四大任務、聚焦八大目標、實施十二項工程,爲滬疆兩地各領域協作、爲克拉瑪依在全疆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上海力量”。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