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醫學溫度:全國百家醫院管理者齊聚中山醫院探討“醫院文化”

來源: 更新:

當人工智能重塑診療流程,當數字化重構醫療生態,醫院文化如何成爲醫療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文化專業委員會2025年學術年會上,全國數百家醫院管理者與文化建設實踐者齊聚,圍繞“健康中國背景下的醫院文化建設”主題,探尋文化賦能醫療發展的路徑。

本次年會由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文化專業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江蘇省醫院協會、上海市醫院協會醫院文化建設專業委員會承辦。

“優秀的文化是醫院的精神旗幟,是凝聚醫護力量、提升服務品質的核心密碼。”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稱,公立醫院文化建設必須紮根醫療服務實際,打造“有溫度”的服務文化、培育“嚴謹求實”的科研文化、構建“以人爲本”的管理文化。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羅蒙稱,醫院文化作爲健康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實現“以治病爲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爲中心”轉變的關鍵支撐,更是衛生行業文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上海醫院協會副會長汪昕談到,上海各醫院始終將文化建設視爲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靈魂工程”,本次大會既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博採衆長的契機。

江蘇省醫院協會會長魯翔談到,江蘇各醫院將文化建設與學科發展、服務優化、醫患溝通深度綁定,同時借力數字化工具,讓優質文化經驗可複製推廣,既守住“醫者仁心”的本質,又跟上“技術革新”的步伐。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從價值醫學視角出發,提出醫學人文與醫療價值的融合路徑,強調文化建設應貫穿診療全流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顧建英表示,中山醫院的文化實踐是對“醫者,非獨治疾也,更醫人心”的深刻詮釋,更是將“以人民健康爲中心”的核心要義深度融入醫院制度規範、行爲習慣和精神風貌的生動體現。

本次會議突破了傳統學術會議的框架,融入藝術展演、健康科普、情景宣講等形式,使“醫院文化”從抽象概念轉化爲可感知的體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展演的大師劇《陳灝珠》再現了醫學泰斗的仁心仁術,讓不少觀衆感動落淚。

參會代表還走進中山醫院參觀文化長廊、特色科室與人文服務場景,有代表感嘆:“只有將文化融入環境、服務與細節,才能讓患者和醫護真正感受到溫度。”

本次學術年會既是一場思想碰撞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識的“行動集結”。會議明確了醫院文化建設的方向:讓文化與技術同頻、與服務共生、與時代同步。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