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方送上專車後,美國對華的制裁暫停1年,特朗普還留了後手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中美雙方在釜山進行了一場意義重大的高規格會面,會晤後,美方的態度突然變得友好起來,將中方送上專車,停止了許多針對中國的制裁措施。
但是這樣的“緩和”只是暫時的,有效期只有1年。與其說是合作誠意,倒不如說是一次喘息。
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
更加令人意味深長的是,特朗普在當天同朝鮮方會晤的同時,竟然還做出了一件震驚世人的事情,宣佈重啓核試驗,顯然特朗普留了後手。
釜山會談談了兩個多小時,談得很和氣。特朗普開場就大讚中國,還親自送走中方代表。
美國代表團規格前所未有,從國務卿到財長、白宮幕僚長、貿易代表,全部到場。
而到了會後,特朗普又在回程專機上稱“稀土問題以及貿易問題已經解決”。
確實美方在協議裏給出了一些讓步,對中國商品削減10%關稅、停止芬太尼相關關稅、24%對等關稅追加凍結、暫緩出口管制、擱置海事、物流行業301調查。
圖| 中國稀土礦產,稀土開發
這場“減壓”運動包含貿易,科技,製造業這些關鍵範疇。
但是要注意到每一份“讓步”,都是設定好的期限,只爲一年。這不是中美之間第一次出現協議時限,但是把時限統一設爲一年,就顯得有點刻意了。
美方言辭熱絡,態度親善,但行動上卻佈置了一個清清楚楚的倒計時。時間到了還會繼續嗎?沒有回答。
實際上,美國主動停止這些行動背後是一份叫做“貿易休戰”的文件。
據外媒報,這是一份達成的協議,一年時間內的貿易問題矛盾都會被“冷凍”,美國暫時不對我們做出更多限制,我們在某些合作項目和監管上做出提升。
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
這份協議不是真正解決分歧,但起碼在短時間內給形勢穩住,資本市場緊張氣氛稍稍緩解了些。中國市場在會後兩日小幅回暖。
但是緊接着又局勢突變,就在當天,特朗普宣佈,美國要重新進行核試驗。
在美國總統和中方剛照完相,剛握完手的當天,美國國防部就接到命令,要開始實施核試驗恢復計劃。這個時間點拿捏得這麼準確,不會只是偶然。
特朗普表示美國已經對現有的核武庫,進行了全部更新。“必須對這些武器進行測試。”這樣的理由聽來合情合理,實際意義卻很重大。
圖| 美國白宮
核試驗既是一種軍事實力的展示,也是一種對外的強勢宣告。美中剛剛“握手”,威懾的籌碼就擺在了桌面上。
中國給出的回應又快又直接,外交部發言人的說法是,美國應該真正做好《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裏的事情,不要再做出那些會擾亂世界戰略穩定的事情。
這是對美方行動的警告,也是對美方的一種不信任,短期的緩和並不能掩蓋戰略上的根本分歧。
特朗普的“核試驗加協議”雙軌操作,有人解讀爲“一手橄欖枝,一手大棒”。
這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幹,他當官期間,經常在談判桌上給人送溫暖,但轉身就在軍事上或者外交上給你來個狠的。
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
這種看上去很矛盾的操作,其實是爲了給自己留條退路,如果情況沒按自己預料的那樣發展,就可以馬上翻臉。
一年的寬限期本身就是在提醒,合作的窗口正在倒計時,隨時會關上。
特朗普專機上的“達成協議”和他發佈的核試驗命令之間存在着一種反差,這其實也是特朗普這種外交風格的一種體現。
從中方角度看,美國這種操作早已司空見慣。不管是貿易談判裏的朝令夕改,還是安全議題上的步步緊逼,中國的底線很明確,就是不能被威脅,不能被逼迫。
過去的經驗一再表明,美國在中美關係上“鬆口”又“加碼”,從不真正吸取代價。
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
而這次,美方選在“和談”當天亮出核牌,更像是投石問路。
中美博弈不會因一次會談就結束。
一年之內,雙方大概可以依靠高層互訪,技術對話,貿易協調來緩和局勢。
特朗普說他2026年會來中國,好像給將來留了個口子,不過想想歷史,每次他們高層一來,美國就往技術,軍事上加碼。
想必這樣的情況會不會重演,得靠時間來說話,而中國的底線一直都是十分明確,想談可以,加碼,中國也不會懼怕。
參考資料:
1.《特朗普下令重啓美國核試驗,外交部回應》2025-10-30 17:28 | 來源:環球時報
2.《美方取消10%“芬太尼關稅” 加徵24%關稅繼續暫停一年……盤前重要消息還有這些》2025-10-31 08:08 | 來源:證券時報
3.《外媒:稀土產業要追趕中國?西方要走的路還很遠》2025-10-29 13:45 |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