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鄧小平派人去美國邀請張學良回大陸,張學良:有三個條件
1991年春,剛解除軟禁的張學良獲得離開中國臺灣省的允許,便立即前往美國探親訪友。
而在他表達了願意和大陸的故人相見的態度後,鄧公決定派出呂正操前往美國邀請他回大陸看看。
張學良和呂正操會晤後答應了邀請,但隨即就提出了三個條件。呂正操聽完後卻沒有絲毫爲難的樣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回鄉之邀
1990年6月,自西安事變後一直遭受軟禁的張學良終於重獲自由。
第二年3月,他獲得了離開中國臺灣省的允許,於是立馬帶着趙一荻遠赴美國探親訪友。
當張學良前往美國的消息傳回大陸時,呂正操也第一時間得知了消息。
作爲張學良的老鄉、同學、部下,兩人情如兄弟,他深深的爲張學良感到高興。
他很想第一時間和張學良會面,但作爲開國上將,他的身份讓他並不能隨便出國。
而且張學良的身份也很特殊,這種會面他肯定要得到中央的允許的。
況且此時呂正操對張學良赴美的背景,以及他對大陸的態度並不清楚,他更不能貿然提出見面請求。
不過,呂正操很快讓自己的女兒前往美國接觸張學良,最終得到了張學良同意大陸派人和他相見的態度,同時對呂正操的會面邀請表示歡迎。
此消息傳回大陸後,鄧公立即決定派人去美國探望張學良,並向他發出回大陸的邀請。
顯然,最佳的代表就是呂正操了。
這讓老將軍十分激動,兩人已經幾十年未見了,能在暮年再和張學良見一面本就是他多年的夙願。
爲表示尊重和誠意,鄧公特地讓呂正操在張學良的九十大壽之前趕到,這樣探望、邀請和祝壽一併進行,能最大限度體現關切之情。
而考慮到此時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和張學良本人的處境,此行明面上並無官方性質,是以呂正操私人訪友的名義進行的。
5月下旬,呂正操一行抵達美國舊金山,張學良此時並不在這裏,呂正操來此是爲了接觸因身體不佳留在這兒的趙一荻。
呂正操雖然極其激動,恨不得立馬見到張學良,但謹慎起見,他還是先見到了趙一荻及其親屬,充分了解張學良的現狀後纔將正式會面定在了29日。
5月24日,呂正操一行離開舊金山,動身前往張學良所在的紐約。
三個條件
1991年5月29日對呂正操來說,註定是個不平靜的日子,兩位少壯分離的故人,終於可以在這一天白首相聚了。
這一天,當呂正操出現在張學良住處時,穿戴整齊的張學良早已恭候多時。
當兩人的目光,穿越半個世紀的風雨再次匯聚時,兩人一時竟無語凝噎,淚眼婆娑。
自西安一別,兩人已經54年未見。
但時間的長河和淺淺的海峽並沒有讓兩人的感情變淡,反而愈加醇厚。
呂正操向張學良奉上壽禮,然後開始親切的交談。
一上午的時間在兩人的親密交流中很快過去,連中午喫飯的時候,兩人都形影不離的在聊天。
不過,由於是時隔多年的初次見面,再加上當時人多眼雜,呂正操並未急於完成中央交給他的使命。
這次見面,更多的是兩個老朋友之間的敘舊。
兩人在分別時約定第二天找一個僻靜的地方再見。
第二天下午,呂正操和張學良來到一間銀行辦公室再次會晤。
一坐下來,呂正操就向張學良轉達了黨中央對他的問候。
隨後他將一封鄧公委託鄧穎超寫的信遞給了張學良,信中是大陸對其回大陸的誠摯熱烈的邀請。
張學良此時的視力已經很不好了,但他還是貼近信紙,逐字逐句看完了信。
但先是問候了鄧穎超,然後對邀請並沒有馬上答應下來,但也沒有拒絕。
他表示,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但不是現在,現在時機未到,恐不利兩岸關係。
之後,陪在一旁的兩人共同的朋友閻寶航之女閻明光加入了交談。
她看出了張學良的猶豫,於是提出上海有一位眼科神醫,估計對他的眼疾有所幫助。
張學良聽到後精神一振,隨即表示自己要回大陸治眼睛。
呂正操聞言大喜,熱切的表示歡迎張學良回大陸探親、治病,並可提供便利。
張學良聽到可提供便利後立馬錶示,如果他回去,有三個條件務必答應。
一是不要搞歡迎儀式,二是不見記者,三是不搞恭維那一套。
他希望大陸千萬不要給他搞特權,他只是個平民百姓。
特殊會晤
呂正操聽完張學良的“約法三章”後,感受到了張學良是真心想回大陸。
他半開玩笑的說,我們不搞歡迎,不請記者,可要是老百姓認出來了,肯定會將張學良圍住的。
兩人的這次會面持續了3個多小時,呂正操在完成邀請後又向張學良詳細介紹了新中國的發展情況。
期間,張學良還主動問詢了鄧公等中央領導人的近況,並表示如果回去了,一定會拜訪諸位的。
這次的談話可謂賓主盡歡,呂正操不僅再敘了友誼,而且還完成了國家交代的使命。
參加完張學良的家宴後,他滿足的離開了。
呂正操本以爲這次和張學良的會晤,就是在美國期間的最後一次見面了,因爲他考慮到影響,之後張學良的壽宴他並不參加。
沒想到張學良之後主動提出,要再和呂正操見一面。
而這次見面的地方十分特殊,呂正操選在了大使館。
張學良欣然同意,這本就是他的一個心願。
大使館代表着國家,張學良踏入大使館,在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回到了祖國。
過完壽的第三天,張學良在大使館再次見到了呂正操。
這次會晤的內容以兩岸關係爲重點,顯得十分正式。
張學良在談話中充分表達了自己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的態度,他認爲兩岸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張學良仔細的瞭解了大陸對臺灣的政策,他準備將這些信息帶回臺灣。
他聽的很仔細,不時點頭,聽完後,他表示自己很理解這些政策,他會代爲轉達的。
雖然已經九十多歲了,但張學良一談到兩岸關係的時候,精神依舊很足,他說自己雖然已經到了暮年,但只要有用的上的地方,他一定會盡力的。
這次的談話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張學良乘興而歸,而呂正操也很好的完成了肩負的使命。
呂正操隨即回國覆命,中央瞭解到張學良回大陸的積極性之後也十分重視,早早的開始了準備。
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現實確實殘酷的。
由於政治因素和個人身體原因,張學良的大陸之行終究沒能實現。
2001年,張學良帶着遺憾在夏威夷病逝,雖然晚年未能真正回到大陸,但短暫的停留大使館,也算慰藉了一些他的思鄉之情。
參考文獻:
史海:呂正操三晤張學良勸其回大陸內幕,人民網,2009年10月19日
帙明.遲到了半個世紀的重逢——呂正操赴美三晤張學良[J].黨史縱橫,2006,(0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