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先進戰機墜入南海,中國提議免費幫忙打撈,傷害不大侮辱極強

來源: 更新:

2025年10月26日這天,美國的老牌航母“尼米茲”號帶着一堆艦載機耀武揚威地駛進南海,剛準備炫一炫所謂的“存在感”,結果半小時內兩架飛機先後掉進海里。

一架MH-60R剛起飛不久就墜了,另一架F/A-18F還沒飛穩,也跟着扎進海里。

五個機組成員雖然都被救上來了,但這場翻車,真是把美軍的“底褲”都給扯出來了。

更有意思的是,我國隨即放話,說如果美方需要,我們願意提供協助。

這句話簡短得體,卻一針見血。

“炫技”成了翻船

2025年10月26日,那天的南海,天氣不錯,能見度高,美軍原本準備做一場艦載機起降展示。

沒想到成了尼米茲號,這艘1975年就亮相的航母的“謝幕之旅”。

下午2點45分,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從尼米茲號起飛,剛離艦沒幾分鐘就出事了。

飛機突然失去控制,墜入南海。

艦上緊急救援,3名機組被救起。

救援還沒完呢,緊接着,另一架F/A-18F又在起飛階段墜海。

那畫面,可以說比“連環爆”還熱鬧。

兩起事故發生在同一艘航母、同一片海域、同一天下午,前後只隔30分鐘。

這種巧合要是放在民航界,絕對能寫進飛行教材。

美軍趕緊宣佈展開調查,但到現在連個初步結論都拿不出來。

特朗普甚至信口開河說可能是燃油質量不好。

說白了,就是找個理由先糊弄過去。

實際上,它這趟部署從3月出發,跑遍半個地球,先到西太平洋,又折騰到中東,十月回南海。

7個月連續執行任務。

換句話說,這艘老船一口氣跑了兩大戰區。

飛機、艦員都在高壓下運轉,出事故幾乎是遲早的事。

而且,美軍這些年在南海出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自2016年以來,美軍在南海發生過17起航空事故,其中有11起跟電子系統故障有關。

僅今年,他們就在南海附近摔了三架飛機。

更要命的是,F/A-18系列簡直是“墜機專業戶”。

過去十年掉了九架,光今年就在加州、紅海、弗吉尼亞和南海接連出事。

所以,這次再出這樣的事故,沒人再信“偶然”。

這是一連串問題的集中爆發。

老飛機、老航母、老毛病

要說尼米茲號爲什麼事故頻發,得從它的“老年體質”講起。

它1975年服役,算算歲數,比很多艦載機飛行員的爸媽都年長。

它的核反應堆壽命早就接近極限,系統設備屢次檢修,甚至因爲核推進材料的“輕微缺陷”一度被迫停航。

可美國海軍沒辦法,新航母“福特”級遲遲交不出來,只能讓老尼米茲硬着頭皮再跑。

航母老,艦載機也不年輕。

F/A-18F平均服役18年以上,機體飛行時間動輒八九千小時。

機身金屬疲勞嚴重,液壓系統常漏油,尾鉤經常卡,攔阻索還容易斷。

2025年8月,就有一架因爲液壓問題墜海。

MH-60R“海鷹”直升機的日子也不好過,總在在高鹽和高溼的環境裏飛,旋翼和航電設備早被腐蝕得七零八落。

問題不止是老舊。

更致命的是維護跟不上。

美軍方爲了省錢、趕任務,開始用3D打印零件代替原裝部件。

聽着先進,其實是無奈。

結果是什麼?“燃料污染”“零件裝反”“線路接錯”……

各種低級失誤層出不窮。

地勤一邊加班,一邊修舊補缺,飛行員上天就像擲骰子——飛一次祈禱一次。

再看飛行員的訓練。

數據顯示,2022年他們只平均飛行130小時,遠低於標準的200小時。

這意味着他們上天的次數減少,實戰反應慢、操作生疏。

今年4月,“杜魯門”號航母爲躲胡賽導彈緊急轉向,機庫裏的F/A-18E直接被甩進海里。不是敵人打下去的,是自己晃掉的。

你說這是不是“內耗”?

更何況,美軍這幾年全球攤子鋪太大。

要顧中東、顧歐洲、顧亞太,一邊對付俄羅斯,一邊防我國。

人力、裝備、後勤都被拉到極限。

尼米茲號這趟南海之行,本就是硬撐出來的“面子工程”。

結果,面子還沒撐住,裏子就露了。

我國提議幫忙

美軍的問題,說白了,就是“老毛病+新焦慮”。

這幾年,美高層天天打雞血式地喊和我國激烈競爭,軍方聽多了,也跟着陷進去了。

他們天天在幾十度的甲板上頂着高溫,一邊聽着上面的“展示實力”,一邊擔心自己哪天“展示”進了海里。

緊張、焦慮、疲勞,這些情緒疊加在一起,最後出事是遲早的。

而且,專家說得特別直,美軍現在全球攤子鋪得太大,兵力又緊張,航母出海任務一個接一個,連輪休都成了奢侈。

更諷刺的是,這場事故還暴露出美軍的另一層尷尬:沒錢。

這聽起來像笑話,但確實如此。

比如2025年10月1日開啓的美國政府“停擺”,直接影響了軍費發放。

士兵發不出工資,很多人得去貸款、領救濟食物。

這在所謂“世界第一強軍”裏可是聞所未聞的。

而就在美軍墜機後第二天,郭嘉昆面對記者提問表示我國對美國墜機有關事故表示關注。

還表示,如美方提出請求,我們願幫幫忙。

畢竟,這場事故不是在美國本土,而是在南海,離我們更近、離他們更遠。

要真需要打撈,最有條件的就是我們。

這句話表面上很客氣,但意味深長。

美航母千里迢迢跑來我們家門口耀武揚威,結果自個飛機掉海里。

我們這邊不冷不熱地伸出援手,一句話,既展示了大國風度,也順勢把話語權拿了回來。

現在回頭看,他們這場南海行動,不僅沒展示所謂“威懾力”,反倒暴露出軍隊的疲態與焦慮。

曾經的“霸主姿態”,如今成了“心虛亂撞”,原本想威懾我們,結果卻讓全世界看清了美國實力的虛胖。


參考文獻:

美軍:美航母兩架艦載機相繼在南海墜毀,事故原因正在調查,澎湃新聞,2025-10-27

美軍機在南海墜毀 外交部:中方願從人道主義角度向美提供協助,央視新聞,2025年10月27日

美國最老航母“尼米茲”號掉頭返航,服役50年或將退役,此前兩架軍機在南海墜毀,九派新聞,2025-10-28

兩架艦載機罕見接連墜毀,美國航母今年出了多少事,滾動播報,2025年10月28日

2架美軍機在南海相繼墜毀 軍事專家解析背後可能原因,環球時報-環球網,2025-10/27

中方:願意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向美方提供必要協助,京報網,2025-10-27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