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在安理會痛批特朗普:美國自己可做的事,爲啥中國不行?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有些事,美國幹得比全世界都多,卻反而莫須有指責中國。

紐約聯合國總部安理會廳內,一句“美國自己在做的事情,爲什麼卻不讓他國去做?”的質問,讓美方代表陷入尷尬的沉寂。

圖| 聯合國安理會會場
7月31日的聯合國安理會會場,火藥味十足。美國代理代表約翰·凱利突然調轉矛頭,指控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機器工具、微電子、無人機技術”,甚至宣稱在烏克蘭戰場繳獲的俄軍武器中發現“中國製造零部件”。
他要求中國立即停止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往來,語氣儼然一副下達命令的姿態。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不急不緩地亮出三張底牌: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制造者;從未提供致命武器;與俄烏的貿易完全合法合規。

圖|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
隨後話鋒一轉,拋出一組令美方難堪的數據——2024年美俄貿易額達37億美元,其中約30億美元是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化肥與核燃料。
安理會交鋒,美式雙標現形
面對美方無理指控,耿爽的反擊直擊要害。“安理會並未對沖突當事方實施制裁。中國同俄烏保持正常經貿往來,有何不可?”他的反問字字千鈞。當“只許自己放火,不許他人點燈”的質問在會場迴盪時,美方席位陷入尷尬沉默。

圖| 頓涅茨克地區,俄烏衝突持續,烏克蘭武裝部隊第93獨立機械化旅士兵操作FPV無人機
美方的指責在戰場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在頓涅茨克前線,烏克蘭士兵從繳獲的俄軍裝備中發現——無線電是英國產的,芯片是德國製造的,甚至連螺絲刀都印着“美國製造”。
西方武器零部件在俄軍裝備中佔比高達99%,這一事實讓美方的對華指控顯得格外荒謬。
耿爽在會場一針見血地指出核心問題:“不計後果地向戰場輸送武器,只會加劇衝突、延長戰火”。這一判斷直指美國對烏470億美元軍事援助的本質——不僅未能結束衝突,反而讓戰火持續燃燒。

圖| 美國華盛頓特區,白宮新聞祕書卡羅琳·萊維特舉行簡報會
更諷刺的是,美國一邊指責他國,甚至以制裁相威脅,一邊自己卻在大規模採購俄羅斯產品。美俄貿易中的化肥與核燃料交易徹底暴露了華盛頓的雙重標準。
稀土博弈,美俄都在暗度陳倉?
耿爽在安理會點破美方真實意圖,“美國欲獨霸對俄貿易”。這句話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外交攻勢背後的經濟算盤。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如果想減輕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短期內唯一的辦法就是跟俄羅斯合作。

圖| 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擁有大量稀土資源,且普京已明確表示將大力發展稀土行業。這一現實讓特朗普陷入兩難:他既要在表面上對俄強硬,又不得不私下尋求合作。據可靠情報透露,美能源巨頭哈利伯頓已通過阿聯酋空殼公司,向俄遠東輸送4500萬美元的勘探設備。
特朗普爲此絞盡腦汁:與緬甸、印度、非洲接觸,甚至跟澤連斯基簽訂美烏“礦產協議”,但都收效甚微。烏克蘭絕大多數礦產資源早已落入俄軍控制之下,剩下的開發難度極大。
正因如此,特朗普一直沒有與普京徹底撕破臉——在稀土命脈上,美國有求於俄羅斯。

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
稀土博弈揭示了美國外交政策的根本性矛盾:既要維持對俄強硬姿態,又不得不依賴俄羅斯的關鍵資源。
這種矛盾在特朗普縮短對俄“最後通牒”期限的朝令夕改操作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和平努力與武器輸送的鮮明對比
自俄烏衝突爆發第一天起,中國就積極倡導以和平手段解決爭端。2023年提出政治解決12條建議,2024年聯合17國成立“和平之友小組”,今年三度派遣特使赴歐洲調解。這些建設性行動與國際社會勸和促談的普遍願望形成共鳴。

圖| 烏克蘭時任外長安德烈·瑟比加
諷刺的是,當中國特使奔走斡旋時,烏克蘭外交部長竟以“需得到美國同意”爲由拒絕談判。而特朗普政府的回應卻是威脅“50天內停火”,並要求對購買俄石油的國家徵收100%的關稅。
與中國的和平努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武器輸送。當中國提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方案時,美國向戰場輸送了價值470億美元的武器。當中國特使奔波斡旋時,美國政客卻在計算軍火商的利潤。
這種反差不僅體現在行動上,也反映在戰略思維上。

圖|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4日,烏克蘭基輔,俄烏衝突持續,烏克蘭軍隊嚴陣以 待
中國始終認爲“解決烏克蘭危機需要的是團結協作,不是分裂對抗”,而美國的行爲卻在不斷加深陣營對立,使和平解決變得更加困難。
關稅大棒背後的戰略困境
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雙標不止於美俄貿易。他們一邊威脅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一邊又在考慮將中國進口商品的基準關稅從目前最高245%下調至50%-65%。這種政策搖擺暴露了美國在經濟領域的戰略困境。

圖|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曾警告“對華新關稅可能觸發華爾街的黑色星期五”。這一警告反映了美國金融界對貿易戰的擔憂。彼得森研究所的模擬數據更顯示,對華加稅將推高美國CPI,導致家庭年支出暴增,低收入羣體首當其衝。
軍工領域對中國的依賴更爲直接。中國若限制鏑、鋱等資源出口,F-35戰機的生產線將在72小時內停工;雷神公司的導彈產能也將被腰斬。這種依賴性使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顯得空洞無力。
特朗普團隊內部在關稅問題上也存在嚴重分歧。雖然總統威脅對巴西加徵50%的關稅,但最終簽字稅率僅有10%。

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發表講話
究其原因,美國對巴西的年順差貿易額高達290億美元,這塊“肥肉”華盛頓捨不得放棄。這種利益與政策的矛盾貫穿了特朗普政府的對外經濟政策。
美國霸權衰落與全球秩序重塑
美國的雙重標準正在加速其自身霸權的瓦解。聯邦債務已突破36萬億美元,利息支出佔到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因此下調其主權信用評級。美元霸權的基礎正在動搖。

圖| 當地時間2025年7月4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
去美元化浪潮正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推進。全球央行在一季度的購金量創下新高,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處理量突破80萬億元。這些變化標誌着國際金融秩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新興經濟體對美式霸權的反抗日益強烈。當特朗普威脅對購買俄石油的國家徵收100%關稅時,印度大使強硬回應:“敢斷俄油,等於向印度經濟宣戰!”
巴西總統盧拉更在聲明中直言:“巴西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控制!”

圖 | 巴西總統盧拉
這些新興經濟體的集體發聲,標誌着單極世界的終結。越南承接了消費電子產能,對俄出口激增;巴西的淡水河谷與俄鋁簽署的鋁土礦換稀土協議,正式繞開美元結算。這些變化都是全球秩序重塑的明確信號。
當特朗普團隊還在爲稀土供應和關稅政策內鬥時,國際社會已用行動投票——120個國家響應中國和巴西共同提出的“六點和平共識”。

圖| 聯合國大會會場
歷史從不等待猶豫者。
安理會會場那片尷尬的沉默,終將成爲美式霸權衰落的註腳,而新興力量對公平秩序的追求,正在重塑21世紀的世界格局。
參考資料:
1.《中方駁斥美代表指責:美國自己在做的事情,爲什麼卻不讓他國去做?》2025-08-01 03:30:00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聯合國7天3議烏克蘭問題,特朗普結束俄烏衝突的“豪言”又改口了》2025-08-02 13:11 | 來源:大衆日報3.《外交部:中巴“六點共識”已得到超110個國家積極回應》2024-09-27 20:27 |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