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趴歐洲之後,特朗普終於暴露真實目的,開啓圍獵俄烏戰場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當特朗普年初上任高舉“24小時停戰”大旗時,全世界以爲俄烏和平曙光將至。

圖|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7日,蘇格蘭坦貝利,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晤
誰知半年過去,炮火未熄,歐洲先倒在了美國的“關稅槍口”下——15%的輸美商品關稅、6000億美元對美投資、7500億美元能源訂單,一場特朗普與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在蘇格蘭高爾夫球場敲定的“貿易協議”,徹底撕碎了歐洲的戰略自主幻想。

真正的殺招藏在軍援賬單裏,“歐洲付錢,我們供貨!” 。

圖| 當地時間2025年7月30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講話
特朗普得意宣佈的新規則,讓歐盟淪爲美國軍火的“冤大頭”,9套“海馬斯”火箭炮的費用全數由歐洲承擔,經北約轉交烏克蘭。
所謂和平承諾,不過是生意的墊腳石。
最後通牒與戰場“圍獵”
7月29日,特朗普在會見英國首相斯塔默時突然對俄祭出“12天停火令”,將原定的50天期限大幅壓縮。威脅簡單粗暴:若到期未停戰,就對俄能源礦產徵收100%關稅,連帶制裁所有購買俄油的國家。

與此同時,他悄悄啓動了對烏克蘭的“放血式”支援:遠程武器開綠燈,鼓動烏軍“能否打擊莫斯科”,甚至私下詢問澤連斯基襲擊俄本土的可能性。

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一邊用關稅勒緊俄羅斯脖子,一邊用歐洲錢包給烏克蘭遞刀——這場代理人戰爭的棋盤上,美國穩坐莊家位。
“美國優先”的生意經,算盤實在打得響
特朗普的“促和”本質是三重收割。首先是掐住俄羅斯的命脈:100%關稅瞄準能源礦產,俄外長拉夫羅夫哀嘆這是在“單挑整個西方”。

其次則是離間俄羅斯的夥伴,“次級制裁”威逼中印等俄貿易伙伴,旨在瓦解其經濟支撐。第三則是試圖綁架整個歐洲,德國被迫用市場換產業喘息,汽車關稅“減半”的代價是能源依賴加深。

圖|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9日,德國柏林,德國聯邦議院
更精妙的是“戰爭利潤閉環”,歐洲買軍火的錢流入洛克希德·馬丁、雷神等美企腰包;對俄關稅推高油價,美國能源巨頭趁機擴大出口。炮火連天的俄烏戰場,成了特朗普眼裏財報上跳動的數字。
烏克蘭的崩塌前兆與歐洲的覺醒
此時此刻,基輔街頭,數萬民衆舉着“魔鬼”標語包圍總統府,抗議澤連斯基借反腐之名集權。而美國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爆料:特朗普早已謀劃“換馬”,目標鎖定前總司令扎盧日內。

圖| 當地時間7月30日,烏克蘭基輔,基輔市民舉行集會,反對澤連斯基通過法案削弱反腐機構獨立性
曾經作爲抗俄象徵的澤連斯基,眼看着裏外不是人,註定淪爲美俄博弈的棄子。
歐洲終於看清“安全不能外包”。英法突然宣佈強化核武合作,直言“必要時用核武器保衛歐洲”;德法波加速聯合軍備開發,試圖掙脫美國保護傘。

圖|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舉行新聞發佈會
當特朗普被曝計劃從歐洲撤軍三分之一(約2萬人),德國防長緊急赴美勸阻,卻只換來一句:“他們該自己付錢!”
於是,面對特朗普的“圍獵”,各方被迫亮出底牌。俄羅斯方面,梅德韋傑夫怒斥最後通牒是“對俄宣戰”,威脅動用“任何武器”反擊。

圖|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
中方則堅持勸和促談,拒絕捲入“外交陷阱”,通過金磚機制呼籲尊重各方合理關切。
英法兩國的核表態看似強硬,實則是被逼向戰略自主的踉蹌轉身。
生意人的戰爭,沒有贏家只有賬單
特朗普的棋局裏,和平從來是僞命題。讓歐盟付錢、俄羅斯流血、烏克蘭耗命,美國穩坐軍火與能源的收銀臺。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7日,蘇格蘭坦貝利,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晤
這場“離岸平衡”的生意經,暴露了單極霸權搖搖欲墜時的殘酷邏輯:盟友是提款機,對手是提款機,戰爭是門生意。
當梅德韋傑夫警告“核衝突風險”,當基輔街頭民衆舉着陣亡士兵遺照哭泣,特朗普的算盤聲卻越發清脆。

圖| 當地時間2025年2月24日,烏克蘭基輔,俄烏衝突三週年,烏克蘭民衆悼念陣亡士兵
全世界終於看清:那個舉着橄欖枝的商人,手裏攥着的始終是沾血的賬單。
歷史終將證明:在廢墟上數錢的贏家,不過是下一個賭局的祭品。
參考資料:
1.《歐盟付出1.35萬億美元+15%關稅!美歐達成貿易協議,馮德萊恩表態!美國芯片關稅政策兩週內確定》2025-07-28 07:18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3年從美國進口7500億美元能源產品?歐盟的購買承諾被批“荒謬”》2025-07-28 22:42 | 來源:觀察者網
3.《特朗普要求俄烏12天停火,克宮回應》2025-07-29 19:36 | 來源:北晚在線
4.《俄羅斯外長:俄羅斯面臨歷史上首次單獨與整個西方作戰的局面》2025-07-29 09:58 | 來源:魯中晨報
5.《澤連斯基,打起“內戰”》2025-07-31 08:33 |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