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已批准,烏將制裁中國企業,話音剛落,中方直接下達通牒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大筆一揮,簽下第十八輪制裁令——53家中國企業突遭“拉黑”。

制裁名單像一張大網,罩住了物流、航空電子、通訊組件等民用領域企業。烏方扣的帽子是“涉嫌軍援俄羅斯”,可從頭到尾,連份像樣的證據都沒掏出來。
這不是烏克蘭第一次伸手。2025年4月、7月初,已有八家中國實體被烏方用類似理由“精準打擊”。但這次規模最大,下手最狠,凍結資產、吊銷執照、十年禁貿全套招呼,擺明要撕破臉皮。

圖|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隔天就懟了回去:“敦促烏方立即糾正錯誤,消除負面影響。”這話聽着客氣,實則通牒意味十足——再不停手,別怪我方不客氣。
澤連斯基這招“突襲式制裁”,背後藏着三重算計。
先看西方臉色。美國早在2024年就把中國列入“高風險中轉國”名單,還派了“制裁技術顧問”常駐基輔手把手教操作。7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美方不顧事實又點名施壓中國“停止援俄”。烏克蘭此時揮刀,擺明是向金主遞“投名狀”,換軍援續命。

圖| 聯合國安理會會場
再看國內困局。打了三年仗,烏克蘭財政快被掏空,澤連斯基支持率從90%暴跌到不足50%。總統府外抗議不斷,民衆高喊“反貪腐、要麪包”。制裁中國恰似一針“外交麻醉劑”,把內部矛盾轉嫁給“外部敵人”。
更藏長遠算計。戰後重建這塊肥肉,歐美早已虎視眈眈。把基建實力頂尖的中國企業提前踢出局,正好給西方公司清場。連烏總統制裁政策事務專員弗拉季斯夫·弗拉修克都挑明瞭——制裁目標包含“開採稀土用於無人機的公司”,呼應美烏“稀土換武器”密約,卡中國高科技產業鏈的意圖赤裸裸。

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不過,這一棒子打下去,先疼的是烏克蘭自己。
中國本是烏最大貿易伙伴之一,如今寧波的機械、深圳的電子元件遭禁,烏方小麥玉米找誰接盤?業內風聲四起:中企訂單開始凍結,港口糧食堆成山,基輔急得跳腳。
更扎心的是,這其實算是戰略自毀。俄烏開戰以來,中方始終中立調停,還拉巴西搞和平倡議。如今澤連斯基一刀切斷外交橋樑,連烏克蘭時任外長庫列巴訪華積累的互信也砸個粉碎。俄媒趁機嘲諷基輔爲討好西方,連“救命稻草”都敢燒!


圖| 烏克蘭前外長庫列巴
中方“立即糾正”的警告絕非空炮。反制組合拳早已備好——首先,被制裁企業蒐集證據準備國際訴訟,控訴烏方濫權;其次,烏農產品對華出口已暴跌60%,若再收緊,烏財政雪上加霜;第三,金磚國家、東盟多國暗中呼應,新興市場集體質疑烏克蘭“無差別制裁”。
歐盟美國此刻卻裝聾作啞。歐盟怕得罪中國貿易伙伴,美國特朗普政府盤算對華務實平衡,結果摯友“老實”的基輔淪爲東西對撞的夾心餅,裏外不是人。

圖| 2025年7月24日,北京,第二十五次中國一歐盟領導人會晤(“中歐峯會”)在北京舉行
這場制裁鬧劇,暴露出戰爭絞肉機中的戰略迷失。澤連斯基押注西方,卻忘了中國本是抵擋俄軍全面攻勢的隱形護欄——若真如烏方臆想般“中國全力援俄”,頓巴斯戰線豈能僵持至今?
更深遠的地震已在傳導。新興國家看透烏克蘭“選邊站”的窘迫,對“非友即敵”的冷戰思維愈發警惕。全球南方貿易網絡悄悄轉向,巴西大豆、印尼鎳礦加速繞開衝突區,供應鏈的裂痕遠比炮彈炸得深。

圖| 當地時間2025年4月4日,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農場工人收穫大豆
烏克蘭需要的不是制裁大棒,而是清醒劑。當中國運輸機載着人道物資降落在基輔時,當山東艦護航黑海運糧通道時,基輔可曾算過這筆賬?
外交翻臉的代價,最終是百姓買單。若還不收手,等中方反制錘響,澤連斯基手中的籌碼,怕只剩一地碎棋。
參考資料:
1.《外交部回應烏制裁涉中國實體:堅決維護中國企業正當合法權益》2025-07-28 16:47 | 來源:海外網
2.《烏方最新制裁涉及中國個人和法人實體,外交部:敦促烏方立即糾正錯誤》2025-07-28 15:38 | 來源:澎湃新聞
3.《基輔實施歐盟18項制裁措施俄中伊公司受限》2025-07-28 05:05 | 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4.《王毅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會談》2024-07-24 15:34 | 來源:中國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