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出彈藥,無條件援俄,朝鮮爲何押上一切支持俄羅斯

來源: 更新: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朝鮮願無條件支持俄羅斯!”

在與俄羅斯代表會面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如此許諾。

朝鮮的支持可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實打實地出物資出人力。

據韓國估算,自俄烏戰爭開始以來,朝鮮已累計向俄羅斯提供了約1200萬枚炮彈,超過歐美援烏的炮彈總和。

2024年,朝鮮還派出1萬多精銳部隊親赴前線,幫助俄羅斯完成了庫爾斯克反攻。

並且,據烏克蘭方面的消息,朝鮮還將繼續增派3萬部隊,支持俄羅斯作戰。

這樣的對外支援力度,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何況朝鮮自身並不富裕。

在美西方引導輿論譴責俄羅斯侵略,威脅對支持俄羅斯的國家進行二級制裁,且國際社會普遍對俄羅斯經濟能否長期維持存疑的情況下,朝鮮爲何甘冒風險,押上一切支持俄羅斯?

朝鮮困境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朝鮮自身所面臨的國家發展困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爲首的大國共同制定了雅爾塔體系,以維護世界和平。
這套建立在大國一致原則基礎上國際秩序,確實有效地阻止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但代價是小國的發展空間被鎖死。

要知道,按照羅斯福的最初戰後設想,甚至要收繳除“四大警察”之外其他國家的武力。

雖然這一計劃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但這種儘量確保大國優勢,維持發達國家實力地位的精神,卻在戰後的國際規則當中得到了貫徹。

儘管在名義上,《聯合國憲章》將國家無論大小強弱,主權一律平等列爲首要原則,並將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作爲聯合國的重要任務。

但實際上,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上限早已被暗中鎖死,發達國家允許他們通過出售資源、廉價勞動力賺錢脫貧,卻不容他們搶奪高附加值產業致富。

一旦後發國家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要面臨來自發達國家掩蓋在“市場規則、價格規律、人權審判”等光鮮名目下的掠奪打壓,一旦扛不住,就要面臨發展停滯甚至倒退。

對於大多數後發國家來說,硬扛歐美顯然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疇,即使是中國這樣的大國,這條路也走得十分艱難。

而對於朝鮮來說,比起普通的第三世界國家,他還存在一重額外的劣勢,就是由於意識形態衝突和地緣戰略需要,歐美將朝鮮定性爲敵對國家,對朝鮮執行了長期封鎖。

在蘇聯強勢的時候,朝鮮依靠蘇聯的支持,還可以無視歐美的制裁,可隨着蘇聯實力衰落,對朝鮮的援助力度也每況愈下,朝鮮隨之陷入困境。

等到蘇聯解體,俄羅斯自顧不暇,停了對朝鮮的援助,再加上年景不好遇上天災,朝鮮甚至一度淪落到大規模餓死人的地步。

畢竟,對於朝鮮這樣一個地狹人稠,資源匱乏的國家來說,沒有外部資源輸入,確實是養活民衆都困難。

朝鮮也曾試圖緩解與美、韓的關係,換取歐美放鬆對朝封鎖,獲取自身發展的機遇,爲此甚至一度接受了棄核的要求。

但美國並不打算接受朝鮮的示好,在朝鮮已經承諾放棄核計劃的情況下,依舊進一步加強了對朝制裁,並繼續與韓國進行聯合軍演。

面對美國的敵意,朝鮮爲了國家安全,只得放棄了融入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的打算,頂着制裁發展核武、導彈,並取得了令人矚目成果。

不過,這麼做的代價就是,朝鮮遭受的國際制裁一日嚴過一日。

就連作爲朝鮮同盟國的中國也出於反對核擴散的立場,在安理會上對制裁朝鮮的決議投出了贊成票,並對朝鮮執行了部分物資禁運。

朝鮮從外部獲取資源的能力進一步被削弱,還要將有限的資源大筆傾注在軍力建設上,社會經濟發展自然更加受限。

作爲一個敢於和美帝硬碰硬的國家,朝鮮當然不甘心一直受窮,可是作爲一個小國,他確實無力突破國際秩序的限制。

破局之機

直到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朝鮮終於等到了機會。

如果說,俄羅斯剛剛開始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時候,目的只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還算沒有破壞原本的國際秩序框架。

畢竟,儘管聯合國規定各國主權平等,但自冷戰以來,大國爲自身戰略需求武力干涉小國內政的情況早已是屢見不鮮。

美國一直熱衷於全球點火,法國長期擔任非洲憲兵,昔日蘇聯也沒少打着輸出革命的旗號插手他國內戰,如今俄羅斯再做一回,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

但隨着俄烏談判破裂,俄羅斯宣佈烏東四州公投入俄,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領土完整,是國家主權的最後一條底線,過往的大國干涉戰爭也從未越過這條紅線。

這次俄羅斯的越線行爲,無疑是打破了二戰後各國所默認的規則秩序,更加糟糕的是,國際社會並沒有讓俄羅斯爲自己的越線付出代價。

聯合國名爲國際規則的核心,實則並無屬於自己的強制力量,還要遵循大國一致原則,面對五常之一主動脫軌的情況直接抓瞎;

歐美作爲當前國際秩序的主導者和受益者,倒是很有意願懲罰俄羅斯,但並不想付出太大代價,尤其不想陷入與俄羅斯的大國戰爭;

中國雖然也在二戰後國際秩序中獲益,可也受到了歐美的打壓,從某種程度上能夠理解俄羅斯爲了自身安全做出的選擇,何況俄羅斯破壞歐美霸權的行動事實上對中國有利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能夠一直堅持勸和促談,都已經是立場公道、熱愛和平的體現;

至於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更是沒意願也沒能力去插手這場戰爭。

可俄羅斯越線而不受懲罰的現實,無疑令國際秩序的權威遭到了動搖。

對於大多數依靠現行國際秩序維持和平環境,謀求國家發展的國家來說,這種動盪是個巨大的噩耗,不少歐洲國家爲此哀嚎不斷。

但對於朝鮮來說,現行國際秩序的動搖,意味着自己身上的枷鎖終於開始鬆動。

儘管俄羅斯是個軍事大國,但面對有着歐美大力援助,自身也有一定人口體量和軍事基礎、工業能力的烏克蘭,依舊會感到喫力,希望從外界獲取更多的軍事資源。

朝鮮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在判斷出歐美不願親身下場,沒有中國參與的制裁也不可能讓俄羅斯經濟崩潰的情況下,頻頻向俄羅斯示好。

俄羅斯正因爲軍工產能和勞動力方面的缺口發愁,朝鮮願意幫忙填補,俄羅斯自然沒有不接受的道理。

至於朝鮮所提出的條件,對於俄羅斯來說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以朝鮮的國家狀況,他們最想要的,無非就是糧食、石油、資金和軍工技術。

作爲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的不缺朝鮮需要的那點物資,甚至在歐美製裁導致出口受阻的情況下,這些東西如果不給朝鮮說不定就浪費了。

至於金錢,雖然俄羅斯自身的經濟狀況也不怎麼樣,但那要看是和誰比,再怎麼說國家體量在那擺着,養個朝鮮還是不成問題的。

唯一敏感一些的軍工技術,俄羅斯也並不如外界所以爲的那麼擔心技術擴散流失——蘇聯解體之後的那些年,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原蘇聯加盟國賣蘇聯家底賣得還少嗎?

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在2024年6月正式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

在此之前,朝鮮對俄羅斯的援助多少還帶點遮掩,在同盟條約落定之後日漸名目張膽。

到了2025年4月,朝鮮乾脆公開承認人民軍入俄參戰,引發了歐美的強烈不滿。

然而,在歐美不打算親身下場的情況下,他們對於早已經喫滿了制裁的朝鮮也只能是無能狂怒,坐視朝鮮靠押注俄羅斯打破封鎖,實現國家和軍隊的轉型升級。

當然,朝鮮這麼做也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畢竟在朝俄合作當中,俄羅斯是絕對的主導者,一旦國際局勢轉向,歐美與俄媾和,俄羅斯隨時可能會出賣朝鮮,而朝鮮並沒有什麼有效的反制手段。

但是對於朝鮮來說,這已經是短時間內他們實現國家發展的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機會,絕不會因噎廢食。

更何況,即使俄羅斯未來反悔,在俄羅斯反悔之前能夠拿到的東西也不是假的。

也就是說,如果冒險成功,朝鮮不僅自身的經濟、軍事實力能夠飛昇,還能得到俄羅斯的庇護,國際話語權也將大幅提升。

哪怕冒險失敗,情況也不會比戰前更糟糕,還能借此過上幾年寬鬆日子,獲得一些先進的軍事技術,代價不過是要付出一些傷亡。

這樣一場低風險,高收益,成本也在可接受範圍的賭博,朝鮮顯然沒有不押注的理由。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