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收視最高的10部國產劇:高圓圓新劇進前3,第1名沒爭議

來源: 更新:

不知不覺,2024年過去了一半。

縱觀過去的時間裏,國產劇市場也十分熱鬧,湧現出不少熱門作品。

而判斷一部劇是否受歡迎,高收視肯定是其中的標準之一。

那過去這半年中,哪些作品的收視表現亮眼?

下面青石就以酷雲收視數據爲依據,爲大家盤點2025上半年收視最高的10部國產劇。

數據說明:劇集爲播完作品、收視爲平均收視。

下面,我們從第十部開始說起:

第10名:《刑警的日子》

收視率:1.8823%

《刑警的日子》是由高羣書擔任總導演,歐豪、何冰等主演的刑偵劇。

該劇播出時,播出僅十分鐘收視就破2,最高收視2.859%,拿下收視冠軍。

對於一部刑偵劇來說,《刑警的日子》的主線就是破案。

劇集以刑警劉子明的職業生涯爲主線,24集劇情涵蓋15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案件,情節緊湊。

在聚焦案件懸疑性與偵破難度的同時,該劇還呈現了刑警破案的過程。

從瑣碎的排查走訪到細緻的線索梳理再到嫌疑人抓捕,讓觀衆彷彿置身於真實的辦案過程。

由於劇中有不少案子都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所以我們也能看到案件背後反映的社會現實。

比如有的案件涉及家庭教育、有的涉及未成年人,還有社會邊緣羣體的生存狀態。

同時這部劇又不同於《我是刑警》這樣的刑偵劇。它沒有選擇宏大敘事或獵奇案件,而是以平實視角記錄刑警的“平凡日子”。

劇中案件偵破與家庭矛盾、師徒磨合、情感發展等線索交織,呈現出刑警作爲“普通人”的一面。

如果你也喜歡刑偵劇,也想感受一下真實的刑警生活,那就千萬別錯過《刑警的日子》。

第9名:《大河之水》

收視率:1.9019%

《大河之水》是今年很特殊的一部國產劇,它是“首部稅務題材”作品。

在大家的印象中,稅務工作精細嚴謹,稅務人員無趣呆板。

同時裏面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和政策法規,稍有不慎便容易陷入枯燥說教的窠臼。

但該劇通過“雙線敘事”的巧妙設計,成功將冷硬的專業知識轉化爲生動的戲劇衝突。

一條線以風控局局長鄭昊(聶遠飾)的稽查行動展開。

從虛開發票案到洗票變票團伙的追蹤,案件層層遞進,懸念環環相扣。

另一條線則聚焦梁錦秋(楊蓉飾)的稅務事務所。

通過企業稅務規劃、政策諮詢等情節,以“解題式敘事”向觀衆普及稅法知識。

這種“正反打”的敘事策略,既展現了稅務工作的全貌,又讓專業知識自然地融入劇情肌理。

通過這兩條故事線,劇集生動闡釋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稅收本質。

還傳遞了稅收治理的深層意義,不僅是國家財政的基石,更是社會公平的守護者。

除了稅法啓蒙的劇情外,劇中演員的表演也值得一提。

聶遠飾演的男主鄭昊,既有追查真相的執着,也有面對師父被害時的脆弱。

楊蓉飾演的女主樑錦秋清醒果敢,作爲稅務師的她專業幹練。

還有扮演反派馮大凱的許亞軍,幾句臺詞,幾個眼神,人物就立住了。

可以說這些好的表演,讓這部劇有了更多精彩看點。

第8名:《借命而生》

收視率:1.9761%

作爲今年迷霧劇場的新作,《借命而生》的主創陣容可謂強大。

導演是陸川,演員則請來秦昊、韓庚、史彭元等演技派。

劇集播出後首日就以1.9的收視拿下收視冠軍,併成爲平臺飆升榜、熱播榜等多榜第1。

和一些懸疑劇不同,《借命而生》不追求情節的離奇和畫面的奇觀,而是以緩急有致的節奏將觀衆注意力帶入到人物命運浮沉中。

杜湘東、徐文國、姚斌彬、劉廣纔等人都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卻被命運裹挾着走向了相反的人生。

《借命而生》拍出了大時代的侷限性,也拍出了“人人皆在牢籠中而不自知”的人生況味。

就如導演陸川所言,懸疑只是外殼,我們真正想拍的,是被時代洪流裹挾的普通人。

演員的表演也很加分。

秦昊將杜湘東內心的無奈掙扎、堅持執着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衆能夠深刻感受到這個角色在困境中不屈的靈魂。

韓庚演出徐文國的堅韌隱忍以及對兄弟的深厚情誼。

史彭元則演出姚斌彬的純真無奈以及對命運的無力感。

而短短13集的劇集,在陸川的鏡頭下也呈現出電影級的精緻沉浸感。

從90年代破舊的看守所和工廠。

到千禧年礦區的廢墟,再到現代都市的鋼鐵叢林都有一種唯美的懷舊感。

除了最後幾集節奏太慢,總體這部劇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第7名:《青山是故鄉》

收視率:2.0653%

《青山是故鄉》是劉洋執導,褚栓忠、梁林琳等主演的當代農村劇。

首播收視率輕鬆破2、連續多日領跑黃金檔。

《新聞聯播》長達22秒的特別推薦,這些都顯示《青山是故鄉》不是一部普通的農村劇。

該劇以男主董大林創業和家庭兩條主線推進。

事業上,他想承包土地發展綠色種植卻遭遇弟弟截胡,還面臨外來承包商的競爭等難題。

家庭中,父親偏心弟弟,二兒媳陳玲時常製造矛盾,妹妹董豔在家庭事務中也有各種表現,家庭關係複雜。

而且董大林也不是傳統的農民,是擁有現代知識結構和市場眼光的新農人。

他紮根鄉土又放眼市場,尊重傳統又敢於創新。

演員褚栓忠的表演也很自然,將角色的穩重老實、純良勤懇演繹得落地生動。

除了對主角人物的刻畫細膩而豐富,劇中其他的農村羣體形象也很出彩。

賢良厚道的馮邱蘭,充滿算計的陳玲,缺乏主見的董二林,飛揚跋扈的董豔。

還有善良公平的母親、精打細算的董父,這些活靈活現的人物共同構成了一幅當代農村生活的羣像圖。

同時該劇展現了真實的農村生活場景。

比如村民們在現實利益和長遠發展前的徘徊,農村老人守着土地卻不知何處養老的困局,寫實風格讓人親切。

《青山是故鄉》的高收視,也再次證明今天的觀衆並沒有拒絕農村劇,好的農村題材依然會得到掌聲關注。

第6名:《駐站》

收視率:2.2424%

《駐站》是首部講述駐站民警故事的電視劇,由“國劇教父”鄭曉龍擔任監製,郭京飛 、陳數等主演。

該劇的原著小說曾獲“金盾”文學一等獎,被稱爲基層民警版《山海情》。

劇集播出後連續16日拿下收視冠軍,最高收視高達3.4%,收視成績十分亮眼。

看完這部劇《駐站》,青石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特別。

首先是觀感特別,和大多涉案題材“硬核”風格不同,《駐站》充斥着幽默搞笑。

有普通生活中的也有日常工作中的,每一個場景都讓人先笑爲敬。

同時《駐站》不同於其他涉案劇,它沒有轟轟烈烈的大案,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案”。

雖然是小案但卻能與咱們生活息息相關,更容易同觀衆產生共鳴。

其次是人物特別,相比涉案劇中的刑警、特警等,《駐站》將視角聚焦在駐站警這一羣體上。

對於這個警種觀衆是陌生的,熒屏上更是鮮少見到,被稱爲最孤獨的民警。

而劇中看上去狀況百出、困難不斷的“笑料”,也是每一個駐站警察真實的生活圖譜。

或許,這就是電視劇《駐站》的意義所在。

它以輕喜劇的形式向觀衆展示被忽略的駐站警察日常,爲這些看似平凡的普通人賦予職業榮光。

我們需要《我是刑警》中秦川這樣的刑警,每天破大案要案。

也需要《駐站》裏常勝這樣的基層民警,幹着繁瑣的事但同樣守護着羣衆的幸福。

第5名:《我的後半生》

收視率:2.5056%

《我的後半生》是一部聚焦老年婚戀的電視劇。

劇集播出連續12天收視第1,最高收視高達3.3%。

該劇由董富來執導,張國立、佟大爲、梅婷等人主演,改編自王蒙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

講述文學系已退休教授沈卓然,髮妻去世後在老友鼓勵下開啓了相親之旅的故事。

而在沈卓然相親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形形色色的相親對象,還看到老年人所面臨的各種困境。

比如失獨老人的孤獨。

老年人再婚的困難。

最重要的是劇集通過沈卓然的相親之旅,折射出喪偶老人情感困境的同時,也引出了一個問題:

老年喪偶者是否有權再去追愛?

雖然老年人的生活逐漸走向幕後,但他們渴望愛、渴望情感的內心需求並未減弱。

所以老年人不能戀愛這樣的刻板觀念,是時候該被打破了。

讓那些生活在孤獨中的老年人不要再去壓抑自己,勇敢去愛和被愛。

除此外,這部劇中也聚集了一大批老戲骨。

張國立、許娣、嚴曉頻、丁嘉麗、張豐毅等演員,每一個人都拿出了精彩表演,塑造出真實生動的人物。

第4名:《蠻好的人生》

收視率:2.7176%

《蠻好的人生》是今年討論度很高的都市劇。

劇集播出後不僅連續12天拿下收視冠軍,還創下不少收視紀錄。

收視峯值破3%,打破央8酷雲實時收視最快破3紀錄。

單日最高收視率1.46%,打破2025年央8電視劇單日最高紀錄。

《蠻好的人生》故事的主角胡曼黎(孫儷飾),作爲中年女性她稱得上是人生贏家。

保險公司金牌銷冠,丈夫是正當紅的學術明星、大學教授,還有一個上國際學校的優秀兒子。

但這樣的好景還沒有維持一集,女主就迎來中年女性的“噩夢三件套”。

老公出軌、職場危機和朋友背刺,這樣的遭遇任誰看了都要倒吸一口涼氣。

但女主沒有就此被打敗,而是在困境中絕地反擊。

而在女主一路披荊斬棘的過程中,劇集也借用女主保險員的職業,展現出每一張保單背後的衆生百態。

當然這部劇的出圈,也離不開孫儷這個超強選手。

孫儷飾演的女主胡曼黎化着精緻豔麗的濃妝,一生氣一激動就飆上海話。

一個文化不高但精明能幹的職場保險女強人,栩栩如生地立在觀衆面前。

尤其是劇中不同場景下的幾場哭戲,孫儷的表演堪稱精彩。

說實話青石真的很久沒有在一部國產劇中,看到如此鮮活的表演了。

第3名:《絕密較量》

收視率:2.7282%

《絕密較量》是由劉江執導,張魯一、 高圓圓主演的當代國安反間諜劇。

作爲首部獲得國家安全部直接指導的國安反間諜劇,《絕密較量》收視成績不俗。

連續9天收視第1,最高收視3.83%,成爲近三年以來國安題材劇的最好收視成績。

對於這部劇,相信很多人是衝着女神高圓圓去的。

劇中高圓圓依舊很美,歲月有痕,卻只贈予了她更多成熟風韻。

而且女神在劇中的角色也相當帶感。

她飾演的女主趙亞薴,表面是跨國公關公司副總實則是一位多面間諜,甚至還有打戲。

高圓圓讓這個角色美豔和危險交織,給這部劇增添了一種“神祕張力”。

除了女神高圓圓,這部劇的劇情也十分高能。

從開篇“江城會議投毒案”中女間諜借相親竊取情報的“美人計”,到終章“連海核電站保衛戰”裏的AI聲紋反制等高科技犯罪。

同時將色誘僞裝、遠程數據竊取等真實間諜手段搬上熒幕。

配合追車爆破、水下搏殺等動作場面。

28集的劇情環環相扣,每一集都刺激高能。

同時這部劇還用一段段真實劇情告訴觀衆,國安不僅是國安人員的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事。

或許你追完劇會忘記某個角色的名字,但你會記住那句反覆出現的警示:

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一切。

這也是這部劇最大的價值,讓觀衆多一分對無名英雄的敬意,能多一分對身邊隱患的警惕。

第2名:《北上》

收視率:2.8352%

《北上》由姚曉峯執導,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

該劇一開播就很猛,首播收視破3,刷新近兩年劇集首播收視紀錄。

作爲一部年代劇,《北上》最直觀的就是落地的年代感。

劇集用溫暖的暈黃色調來凸顯老照片般的復古感,人物的穿着打扮和場景也都很還原那個年代。

還有運河邊的市井生活、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息,也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還有溫馨的鄰里關係。

劇中花街小院的五戶人家親密無間,靠着運河生活,有事一起扛,有錢一起賺。

花街小院裏演繹着最動人的鄰里情,讓觀衆深深感受到那份質樸而真摯的人間煙火情。

而且和其他年代劇不同,這部劇開闢了年代劇的一個新賽道,將京杭大運河當主角。

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滄桑變遷,承載着無數家族的血脈與命運,也記錄了一代代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與人生百態。

可以說《北上》寫的是運河,其實是寫人間煙火,也是在寫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就如小說中小波羅臨終前所說的,這條河不是地圖上的線,是活着的歷史。

總的來說,《北上》是一部製作精良、劇情精彩、人物鮮活的年代劇。

第1名:《六姊妹》

收視率:3.5871%

排在第一名的,是央視今年的開年年代大劇《六姊妹》。

先說這部劇的收視數據。

CVB的數據顯示,《六姊妹》以5.307%的收視峯值、21.242%的收視份額創下CVB黃金時段電視劇新的收視紀錄。

是首部CVB單日收視破5的劇集,也是首部CVB平均收視破4的劇集。

《六姊妹》打破酷雲收視紀錄,最高收視高達5.7437%。

是酷雲近三年實時收視唯一破5劇集,也是近三年唯一平均收視率破3劇集。

平臺站內熱度峯值高達29374,打破自2024年以來平臺站內年代劇最高熱度值紀錄。

這樣的收視和熱度,稱爲王炸劇絕對不過分。

相較於其他年代劇,《六姊妹》最獨特的設定,在於它“全女班”的家庭架構。

故事圍繞何家老一輩及六個女兒展開,在上世紀6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時間跨度裏將她們跌宕起伏卻始終血脈相依的人生娓娓道來。

讓觀衆更多地從女性的視角去感受時代變遷中的女性處境,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女性的自我覺醒與價值實現。

劇中對角色的塑造也十分立體。

有溫厚無私的奶奶何文氏、善良卻依賴性強的母親劉美心、頂樑柱大姐何家麗、通透不爭搶的二姐何家文。

爭強好勝的老三何家藝、聰慧機靈的老四何家歡、叛逆的唯一“外姓”老五劉小玲、受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老六何家喜。

以及性格不同、各有魅力的何家女婿和第四代子輩。

這些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共同構成了一幅充滿活力和溫情的家庭羣像圖。

但由於劇集改編和原著出入較大,再加上選角和節奏等問題。

讓這部劇褒貶不一遭受諸多爭議,沒能成爲收視和口碑雙豐收的年代劇佳作。

以上就是,2025上半年收視最高的10部國產劇。

既有年代劇、刑偵劇,也有懸疑劇、都市劇,題材上還是很豐富。

也期待後半年熒幕上會有更多的好作品,讓收視率繼續狂飆起來。

最後附上完整榜單排名:

青石電影|小豬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