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48個三峽大壩?外媒發現:中國悄悄的在沙漠裏幹了件大事
沙漠對很多國家來說都是“致命”的存在,但中國卻能將其變廢爲寶。
有外媒發現中國悄悄的幹了件大事,將廣大的沙漠地區變成了可以利用的“發電站”,這件事就是在沙漠地區建造“沙漠光伏發電站”。

中國的光伏發電站
中國是一個沙漠面積非常大的國家,沙漠面積達到了70萬平方公里左右。如果算上沙化地區面積,總面積則超過了170萬平方公里。
這個面積比很多國家的總面積都要高,別的國家但凡是國內有面積這麼大的沙漠和沙化地區,那全國到處都是無人區了。

(中國沙漠面積極大)
但是中國發現這些沙漠的日照時間非常充足,如果用來發電,有極大的潛力。
於是很早之前中國就在大力發展“沙漠光伏發電站”,在沙漠中建設光伏發電站。
時至今日,中國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位置有“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工程”,在寧夏有“騰格裏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複合項目”,在內蒙古有“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在塔里木盆地有“塔里木油田1.3GW光儲電站項目”。

(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工程)
加上全國各處建立在非沙漠地帶的光伏發電項目,截止至2025年6月,全國已經建成的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了10.8億千瓦。
要知道我國三峽大壩的總裝機容量也才2250萬千瓦,我國光伏產業的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三峽大壩的48倍。
並且中國不單單是現在的光伏發電產業規模大,我國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恐怖。
2025年6月是中國全國的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是10.8億千瓦,這其中有1.96億千瓦是2025年開始到現在這半年新增的。

(中國的光伏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10億千瓦)
沒錯,中國半年時間就讓自己的光伏發電產業裝機容量增長了20%。
按照這個增長速度,說不定到2026年時中國的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就得超過15億千瓦,到2027年時總裝機容量就得超過20億千瓦。
光伏發電與科幻設想
要知道電力這玩意對現代社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那麼電力就是工業的心臟。沒有電力,一個國家的工業就無法支撐。

(電力是工業的根本)
可以說當前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當務之急,就是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發電能力。
在很多的科幻設想中,有不少關於如何獲取能量的設想,其中比較經典的就是可控核聚變和戴森球。
可控核聚變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核污染的核電站”。現代各國都在建立核電站,但現有核電站在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料,這些廢料具有高度的放射性,很難處理。
但熱核聚變只要聚變完全,就不會有任何的放射線。所以可控核聚變就是“沒有核污染的核電站”,只要其技術落地,全人類就能大建核電站,再也不用爲能源和核污染髮愁了。

(中國可控核聚變實驗設施)
戴森球則是美國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他提出大量的光伏板包裹住一顆恆星,就能完全利用這顆恆星散發出的能量,屆時電力對人類來說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
但是“戴森球理論”發展到現在出現了一個漏洞,那就是如果要用大量光伏板將整個恆星包裹起來,那麼生產這些光伏板所需的物質,就算把整個太陽系都拆了拿來造光伏板都不夠。

(戴森球概念圖)
不過戴森球人類雖然造不出來,但中國的“沙漠光伏發電項目”像不像一個丐版的“戴森球”?
全中國有170多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和沙化地帶,全地球有4800萬平方公里是沙漠或沙化地帶,如果全用來鋪設光伏板,那麼其產生的電力將是人類所需電力的數百倍乃至是數千倍。
此外技術是會不斷進步的,現在中國在地面上鋪設光伏板,未來中國有可能在大氣層外鋪設光伏板。
在2014年時,中國就發佈了《中國太空發電站發展規劃及關鍵技術體系規劃論證報告》,計劃建造“太空發電站”,而該項目也被稱之爲“逐日工程”。

(中國正計劃在太空建光伏發電站)
近地軌道上的光照條件更好,如果在近地軌道上鋪設光伏板,那麼其發電能力將遠超地面上的“光伏發電站”。
所以一旦中國解決了如何將太空中的電力傳輸回地面的技術,到時候中國的光伏發電技術還將進一步發展,建設更強的“戴森球”。

(太空光伏發電站概念圖)
光伏發電產業還能治理沙漠
此外中國的光伏發電技術不單單能發電,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環境。
沙漠之所以出現,一大原因就是當地降雨量趕不上蒸騰量。也就是說,天上下的雨直接被高溫給蒸發了,導致地面上存不了水。

(光伏板還能減少部分蒸發)
但是當沙漠中大量鋪設光伏板時,光伏板向上可以擋住太陽的直射,減少地面的蒸騰量。向下將擋下地面上蒸發出來的水蒸氣,從而讓這些水蒸氣留在地面上。
這就導致很多原本是沙漠的地區在建設“光伏發電站”後,居然變成了草場,光伏板下長出了鬱鬱蔥蔥的青草。

(光伏板下長出了青草)
有意思的是,這些草也帶來了問題。因爲草長得太快,高度很快就會超過光伏板的架設高度,這就導致一些“光伏發電站”會出現青草擋住光伏板導致發電效率下降的問題。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後來又開始在“光伏發電站”裏養羊,形成了大量“光伏發電站”一邊發電一邊在發電站裏面搞養殖業的奇景。

(光伏產業園區通常會結合養殖業)
隨着國內“光伏發電站”的面積逐漸擴大,國內很多沙漠或沙化地帶也慢慢變成了草原。
信息來源:
【1】澎湃新聞·《中國科學家提出全新太空太陽能電站設計,有望根本解決全球能源問題》
【2】全國能源信息平臺·《我國光伏裝機突破10億千瓦 新能源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