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配料乾淨」超滿意的喫喝

來源: 更新:

家人們,我發現我成熟了。

以前買喫喝,只看管“好不好喫”。

現在買喫喝,先看 “配料表乾不乾淨”。

以前總覺得,只有充滿“科技與狠活”的食物才能讓味蕾爆開花;但開啓“養生式”解饞後,才體會到有些“配料乾淨到透明” 的寶藏喫食,本身的味道就很絕!

本期就把這些 “乾淨又好喫” 的神仙小食,打包分享給各位喫貨們~

1、蓮藕大鍋巴

衆所周知,鍋巴大多是米做的。

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到 “蓮藕大鍋巴” 時,內心滿是好奇:蓮藕?做鍋巴?這能好喫嗎?

有了好奇心就得滿足。

所以這個大分量蓮藕鍋巴到手後,我迫不及待的開袋品嚐了。

不得不說,它確實稱得起“大鍋巴”的名號:每一片都很大塊,一片能塞滿口。

表面帶着細碎的麻椒顆粒,咬一口,嘎嘣脆,蓮藕的鮮和椒、麻的香在嘴裏炸開,越嚼越上頭,是正宗的川渝風味。

它的配料表也是乾淨得像小學生的作文一樣,全是看得懂的食材,“0添加” buff 疊滿。

其中鮮蓮藕佔比≥75%,怪不得藕味這麼濃。

它除了黃色包裝的椒香味,還有紅色包裝的麻辣味,愛喫辣的朋友可以試試它。

2、可可田麥脆

可可腦袋看到這個真的很難走得動道啊!

這油亮亮的外觀、巧克力一樣的顏色、看起來就很脆的質感……口水已經在瘋狂分泌了。

順便好奇了一下爲什麼叫“田麥脆”,大概是形狀很像“田”字吧。

它是即食型麥脆,味道方面的話,可可味有點淡,但是穀物本身的香味很濃郁,幹嚼起來嘎嘣脆,我看劇無聊的時候會抓一把當零食。

更多的時候,我是拿它當早餐,用牛奶或豆漿泡一泡,麥脆遇水會變大,好喫還容易飽腹,偶爾也會在晚上當代餐。

配料表也是主打一個健康,除了可可粉其他全是粗糧,健康輕食每一天。

儲存也很方便,陰涼乾燥處一放就行,不用過多操心。

3、五穀磨房美苓粥

這個五穀磨房美苓粥有很多人在推,所以在山姆遇見時,果斷帶回家試了試。

包裝很戳我,淺色系的主調,配上茯苓、百合這些食材的實景圖,一股 “自然養生” 的氣息撲面而來。

配料來看,大概有十幾種成分,核心的食材添加率都大於25%,食材很用心,而且零黑科技,可放心食用。

最絕的是它的獨立小條包裝,揣在包裏毫無壓力,而且一盒有30小袋,剛好是一個月的用量,每天早晨一支,早餐輕鬆解決。

拆開一條倒進碗裏,能看到燕麥片、穀物粉這些原料,顆粒感很實在,不是那種糊弄人的 “全粉末” 狀態。

用適量熱水一衝,隨便攪和兩下就是一碗飽滿的粥。

因爲成分裏面有豆粉和豆奶粉,所以豆香挺濃郁的,甜度也剛剛好,介於有甜味但略清淡的狀態,還能喫到穀物的顆粒。

包裝上寫了可以養白,這個效果普通人比較難測評,但是它的“內潤”還是比較明顯的,喫這個大便確實通暢不少。

4、玫小夭奶香芋泥杯

芋泥腦袋對芋泥真的沒有抵抗力啊朋友們~

各大奶茶店、糖水店的芋泥產品我基本是“凡出必嘗”,所以也會經常蒐羅一些芋泥類的速食備在家裏。

蒐羅的多了就發現,大多數芋泥類速食都會添加植脂奶油。這種人體難吸收的反式脂肪酸,正在像刺客一樣給我們的健康增負。

蒐羅來蒐羅去,只有這個玫小夭奶香芋泥杯讓我最放心。

它的包裝明確標註了“0反式脂肪酸”、“0添加蔗糖”,主打一個讓人喫得安心。

開蓋后里面綿密粘稠的芋泥讓人立刻食指大動,甚至喫得到芋頭顆粒。芋泥味很清晰,有淡淡的奶香味,微甜。

它的主要用料是芋頭、牛奶和飲用水,用赤蘚糖醇代替了蔗糖,還添加了一點黃油,安全感滿滿。

都說芋泥產品是熱量炸彈,畢竟芋泥一旦有甜味,就意味着它加入了大量的糖,而它好喫還不怕胖。

除了常溫、冷藏狀態下食用,它還可以加熱,包裝可直接放進微波爐。

5、丹竹液

誰能想到這麼小衆的飲品也能被我淘到啊?

它的包裝走復古風,綠油油的看着很有生命力。

而且廣告詞很吸引人:源自世界長壽之鄉。這我高低得嘗一嘗,看看長壽之鄉的東西是什麼味道。

倒在杯子裏,液體是淡淡的黃綠色,清澈透亮,口感乾淨又清爽,微甜,有淡淡的草本植物味,也有點像某吉涼茶的寡淡版。

配料只有水、竹葉和冰糖。竹液用的是廣西浦北的丹竹鮮液。

僅三種成分就有涼茶飲料的口感,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真的贏很大。

這個丹竹液還有降火功效,個人覺得還是挺管用的。

6、饞嘴牧童脆馬蹄

講真,以前喫馬蹄,不是啃生的就是煮在甜湯裏,馬蹄類的零食是真的比較少見。

所以看到這個饞嘴牧童脆馬蹄,我的DNA又發動了——嚐鮮。

它的配料,我翻來覆去看了好幾次,真的只有四樣:馬蹄、冰糖、茉莉花、蜂蜜。

拆開后里面的果肉白得透亮,咬一口,汁水很足,口感清涼脆爽,還有淡淡的茉莉香味。

比較出乎我意料的是,它的配料又有冰糖又含蜂蜜,我以爲會齁甜,但其實甜度剛剛好,主要還是以清香爲主。

除了茉莉花味,它還有原味和桂花味,都很爽口。

7、夏午三點茶醬

雖然本人勵志喝遍所有的果茶、奶茶等茶飲料,但長此以往,錢包真的受不住。

於是我找到了它的平替——沖泡型茶醬。比如這個夏午三點茶醬。

它有多種口味,都是透明玻璃罐包裝,每瓶果醬都滿滿當當,可以看到裏面的顏色和狀態。

我選了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三個,向大家分享一下。

葡萄愛好者首推這個青梅葡萄醬。

它裏面是微透明的橙色果醬,肉眼可見裏面的果肉粒,配料表只有葡萄、冰糖、青梅、蜂蜜和食用鹽。

舀一大勺用溫水沖泡開,琥珀色的液體裏飄着果肉,一口下去,青梅的酸脆和葡萄的甜潤在嘴裏炸開,非常清爽。

蜜桃烏龍茶醬我也是很推薦。

打開蓋子,蜜桃的甜香混着烏龍的茶香,很誘人。挖一勺,果醬綿密又帶點果肉顆粒,用水衝開後是淡黃色的液體,甜味比較淡,烏龍茶的茶味伴着一點點碎碎的桃肉,層次直接拉滿。

配料也只有水蜜桃、冰糖、檸檬汁、速溶烏龍茶粉、烏龍茶濃縮液,滿滿誠意。

還有這個葡萄烏龍茶醬。

打開蓋子,紅葡萄的果香和烏龍的茶香強強聯合,香得我當場就想炫一口。

因爲裏面加入了紅葡萄濃縮汁,再結合葡萄果肉,葡萄味格外濃郁。

最絕的是裏面的還有奇亞籽,滿滿的顆粒感,好“嚼”又好喝。

除了用來泡水,我偶爾也會將果醬抹在麪包上,這樣一款茶、點兼具的下午茶就有了。

8、饃愛麥南瓜紅豆包

聽我的,所有碳水星人都給我去衝饃愛麥南瓜紅豆包!

這個外皮金燦燦、內陷紫嫩嫩的包子,在我咬下第一口的時候,就將我的味蕾俘獲了!

它每個都是獨立包裝,便於保存的同時還乾淨衛生。

份量很足,一個足足有二兩重,胃口比較小的一次一個南瓜紅豆包就飽了。

原料都是精選的小麥粉、紅豆餡、南瓜,再加一點綿白糖、酵母,配料可以說是乾乾淨淨,像食品界的 “老實人”一樣,讓人喫得放心。

它是採用傳統古法工藝手工製作,做出來的包子皮薄餡大,蒸出來的成品也是異常暄軟。味道方面,它有南瓜和紅豆的天然的清香,不是很甜,有微微的嚼勁。

9、勞大爺虎皮年糕片

咱就是說,帶了“虎皮”倆字的食物,有難喫的嗎?虎皮鳳爪、虎皮辣子、虎皮豬蹄,還有這個——虎皮年糕。

這個虎皮年糕片,光看外表,上面焦脆的虎皮紋凹凸有致,像黃金一樣金燦燦,看着就很脆。

作爲寧波當地的傳統美食,手工農家制作是它的一大特色,沒有黑科技與狠活,所以用料也很讓人安心,只有年糕(大米、水)和食用植物油。

咬一口,非常酥脆,米香中帶着微微的鹹香,不甜,有點像無糖版旺旺雪餅。

除了上面那樣金燦燦虎皮的,還有下面這樣傳統懷舊的年糕片,這個製作時加了芝麻,除了年糕片本身的米香,還有帶點芝麻的油香。

手工年糕片一袋的份量也很足,我平時追劇時拿來打發時間,咔滋咔滋不知不覺一大包就消耗完了。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