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小姐姐,因太會佈置走紅,靠一個餐廳圈粉無數,太高級!
現在好多人下班就想往家鑽,不是因爲懶,是家裏得有讓你一推開門就鬆口氣的勁兒——比如江蘇這位30+小姐姐的餐廳,光靠幾盆綠植就把普通日子過成了詩,誰看了不羨慕?
其實她的餐廳基礎得不能再基礎:方形木桌、兩條無靠背長凳、靠牆的木餐邊櫃,都是建材市場能買到的“路人款”,但加了綠植,立馬從“平平無奇”變“治癒到跺腳”。就說餐桌上那盆小楓樹,真的是“氛圍魔術手”——放窗邊曬點散光,葉子慢慢從綠轉紅,像把秋天的晚霞剪了塊貼在桌上,喫飯時抬頭看一眼,比買鮮花划算多了,還能養大半年。關鍵是它的“變化感”:今天紅一點,明天再紅一點,每天回家都有小驚喜,這不比拆快遞還讓人期待?
蝴蝶蘭是餐廳的“溫柔小角落”,她沒把蝴蝶蘭堆在餐邊櫃,就單獨擺了一盆在餐桌角。水苔保持溼潤就行,不用天天澆水,早晚用溼毛巾擦下葉子,亮得能照見人。開花時更絕,粉紫色小花像停了串小蝴蝶,喫飯都像在花園裏,連夾菜都輕了點,怕“驚飛”它們——其實蝴蝶蘭真的新手友好,只要別澆太多水,能開倆月,比奶茶的快樂長多了。
餐邊櫃上的龜背竹是“鎮場選手”,葉子裂得像大扇子,蒼白色葉跡像畫上去的,四季常綠。好多人養龜背竹養死,其實就倆祕訣:別曬強光,土幹了再澆水——就這麼簡單,它能從“小幼苗”長成“大巨人”,就算冬天沒花,也能撐得起整個空間的生機,比買裝飾畫有溫度多了。
最舒服的是露臺:鋪塊藤編地毯,擺個摺疊椅,週末早上在這兒喝豆漿看太陽,晚上搬小桌子喫燒烤,風裏飄着綠植的香,比去網紅咖啡館舒服十倍——畢竟風是自己家的,陽光也是自己家的,不用排隊,不用搶位置,想待多久待多久。
客廳和餐廳連在一起,她沒放笨重茶几,用小邊幾放遙控器,剩下的空間能打滾。
沙發邊的橡皮樹更絕,葉子有金屬光,晚上開個落地燈,影子投在牆上像幅抽象畫,比買裝飾畫有溫度多了——橡皮樹像“沉默的老夥計”,不用你天天照顧,卻能默默陪你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其實好多人問“怎麼把家佈置得高級”,這位小姐姐的答案特接地氣:不是買貴傢俱,是把“將就”改成“講究”——比如用小楓樹代替塑料花,比如把蝴蝶蘭擦得亮亮的,比如給龜背竹選個舒服的位置。
這些小事花不了多少錢,卻能把普通日子過成詩。
你們家有沒有“鎮宅”的綠植?是養死過好幾次終於養活的?還是無意中買的“意外之喜”?
評論區聊聊,我去取經——畢竟,把家變舒服,是最值得花心思的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