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裝暖氣片,我發誓絕不忽視這8個問題,並非瞎說,是真踩過坑
如今裝暖氣片,裏面的門門道道可真是不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商家給你挖好的陷阱裏。
最近,我就問了個身邊做暖氣片銷售剛離職的朋友,還真被我“套”出不少實話來,今兒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裝暖氣片時的那些問題,保證乾貨滿滿。
話不多說,我們這就開始!
一、選鋼製的還是銅鋁複合的?
實際上只要是預算充足的話,我個人都更建議你選鋁銅複合的,不僅升溫速度快,耐腐蝕程度也要遠優於不鏽鋼的,尤其對於很多集中供暖水質差的情況下,鋁銅複合材質是要比不鏽鋼暖氣片更加耐用的。
當然,在價格對比下,鋼製的均價大概在100以下一片,便宜的甚至有50多的,而銅鋁複合的則往往要過百元甚至超兩百。
故而預算不足、自採暖的情況下,考慮鋼製,其餘情況均更建議銅鋁複合的。
二、家裏裝多少暖氣片合適?
具體要裝多少暖氣片,其實還是要根據散熱量來決定,舒適的溫度是每平米150W,15㎡的房間,差不多是2250W,這時候再去按需選暖氣片大小就行。
而且我要和大家說,暖氣片略多一些沒事兒,畢竟它比地暖加熱慢一些,宜大不宜小。
三、安裝報價有哪些常見隱藏增項?
實際上暖氣片安裝的隱藏增項不算太多,主要有三點。
- 一是配件費,閥門管道這類配件,測量時和安裝前就要說清楚。
- 二是腔體打孔費,這其實是很多老小區舊暖氣改造中很難避免的。
- 三是高空作業費,只有某些需要改戶外管道的情況下才會有。
但無論如何,這些隱藏增項也都要在安裝之前白紙黑字約定好,避免後續的糾葛。
四、集中供暖情況下,選暖氣片最重要的參數是?
若家裏是北方集中供暖的情況下,我建議大家優先考慮暖氣片的承壓能力,最起碼也要大於等於1.0MPa,防止因爲水壓過高導致爆管。
其次,如今裝暖氣片的話,最好還是選帶有控溫閥的,分室控溫用起來會更加靈活一些。
五、暖氣片到底該裝窗戶下面還是牆邊?
暖氣片的位置,這麼多年來也是爭論不休,有人覺得裝在窗戶底下合適,有人覺得靠牆裝更暖和。
我個人是覺得,家裏如果是雙層甚至三層中空玻璃的話,那其實裝哪裏都無所謂,離人近一些就行,但如果家裏是那種老式推拉窗,個人建議儘量裝在窗戶底部,向上的暖流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熱冷氣進入室內。
六、暖氣片的質保有多久?
以銅鋁複合材質舉例,暖氣片本身質保都有15年,也不怎麼容易壞,有的做工差的鋼製的會有掉漆生鏽的問題。
反而是不起眼位置的閥門配件等處,通常質保期只有1到3年左右,這些纔是易損件,買的時候要明確寫明在質保聲明中才行。
七、低價雜牌暖氣片能買嗎?
不止是暖氣片,任何需要長久使用的硬裝裝修物件,我都不建議大家圖便宜買雜牌的,後期爆管、漏水滲水、配件出問題……再去維修更換反而是多花錢,倒不如一次到位,買品牌的略貴一些的,用得住。
八、安裝後打壓測試很重要嗎?
最後就是打壓測試啦,很多人忽略了打壓測試,結果取暖一放水,什麼滲水漏水問題都來了。
打壓測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安裝好後至少要加壓到0.8-1.0MPa,保持1個小時以上,觀察壓力下降不超過0.05MPa,纔算暖氣片和安裝合格。
總之,上面這8個關於暖氣片的問題,我是建議大家提前瞭解清楚,別等到安裝好才發現踩了坑,那可就晚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