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蘭有“2喜2怕”,難怪不愛長側芽,趕緊糾正
咱們身邊養虎皮蘭的人不少吧?
都說它“皮實”,新手扔那也能活,但想讓它盆邊冒滿小芽、葉子肥得能掐出水,可真得摸透它的“小脾氣”——我之前就踩過大坑:把虎皮蘭跟綠蘿一起塞電視櫃旁邊,半年下來葉子越變越薄,斑紋淡得跟被水洗過似的,別說側芽,連新葉都沒抽一片。後來問了樓下養花的老周,才知道這貨根本不是“能躲在暗角落躺平”的主兒!

你是不是也覺得“虎皮蘭耐陰=不用曬太陽”?錯啦!它耐陰是真的,但超愛光照——就像人得曬太陽纔有力氣,虎皮蘭要靠光照攢“養分糧”。我現在把它放陽臺,春秋天每天曬4小時,夏天怕曬焦,隔着玻璃挪到離窗戶半米的地方,才倆月,葉子就跟抹了層橄欖油似的亮,最驚喜的是盆邊冒了3個小芽,跟小筍似的往上鑽。反觀對門阿姨家的,放玄關暗角落,葉子軟趴趴的,跟“曬蔫的青菜”似的,能活但絕對長不壯。
再說說施肥——我之前也信“虎皮蘭不用施肥”,結果養了一年,葉子瘦得跟“煮軟的麪條”,風一吹就晃。老周罵我:“耐貧瘠不是‘不用喫’!就像人天天喝白粥能活,但想長壯得喫點肉啊!”我試了試,春夏天每兩週給它澆點稀釋的複合肥(別隻喂氮肥,不然斑紋會“隱身”),你猜現在?

葉子寬得能當小扇子,斑紋深得跟用馬克筆描過似的,上個月居然一下冒了5個側芽!
還有澆水——別覺得“少澆水就不會爛根”,我朋友更極端,一個月才澆一次,結果虎皮蘭葉子皺得跟“老樹皮”,捏着都發硬。其實虎皮蘭怕的是過度控水,就像人渴久了,就算喝到水也緩不過來。現在我澆之前都摸盆土:營養土的話,往下摳3釐米幹了就澆,澆的時候繞着盆邊慢慢澆,澆透但別讓托盤存水——你看我家現在的虎皮蘭,葉子捏起來肉乎乎的,跟小胖手似的,哪還有之前的“皺巴巴”?

最後說栽種深度——我第一次種虎皮蘭,怕它倒,埋得特別深,結果半年沒冒芽,以爲買了“假苗”。老週一看就笑:“你把它的‘芽點’埋土裏悶死啦!”原來虎皮蘭是橫走根,芽點都長在主根上,得淺種——就像種小蔥,埋太深芽根本鑽不出來。
我重新種的時候,只埋到根頸處,剛開始用木棍撐了兩天,服盆後根抓得牢牢的,沒倆星期就冒了個小芽,現在都長成小植株了!

其實養虎皮蘭特簡單,順着它的性子來就行:它愛曬你別悶,它要喫你別餓,它怕幹你別渴,它怕深你別埋。
你說,這麼“懂它”,它能不拼命長側芽給你看嗎?

你家虎皮蘭現在啥樣?
是“瘦豆芽”還是“爆盆機”?

評論區聊聊,我幫你看看踩沒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