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裝修,家裏這6個櫃子,我會這樣設計,家人都讚不絕口!

來源: 更新:

我家之前裝修踩過不少坑,比如玄關的外套總沒地方放,要麼堆沙發要麼掛門後,客人一來先看到一堆“半成品”衣服,別提多尷尬了;換鞋的時候要麼蹲着要麼站着,腿麻得直咧嘴;廚房的碗櫃要彎腰伸手夠,好幾次碰倒盤子摔得稀碎……後來琢磨着再裝修一定要把櫃子設計得“用着順手”,沒想到改了幾個地方,家人天天說“這才叫會過日子”。

你們有沒有過回家脫了外套沒地方擱的情況?

我後來在玄關衣櫃側面留了1米多的空間做次淨衣區,掛衣杆剛好能掛外套、裙子,下面做了個小抽屜,放鑰匙、錢包、口罩這些出門要帶的東西,上面的櫃門放不常用的換季鞋盒。

現在回家脫了外套直接掛進去,再也不用翻沙發找鑰匙,玄關終於清爽了——關鍵是一進門不會先看到亂哄哄的衣服,心情都好點。

換鞋凳這事我以前沒當回事,用個塑料凳湊活,佔地方還容易倒。

這次直接把鞋櫃做成一體化的,留了60公分寬的懸空換鞋凳,坐上去換鞋穩當得很,下面還能塞常穿的拖鞋,不用再彎腰扒拉鞋架。

我媽說,以前蹲在地上換鞋,站起來頭暈,現在坐下來慢悠悠換,舒服多了——你看,實用的設計從來不是花架子,是能解決真問題的。

還有陽臺的無底櫃,我之前做的有底櫃,行李箱要抬起來塞進去,胳膊酸得要命,小孩的滑板車、摺椅根本塞不進去,只能堆在陽臺角落積灰。

這次改成無底的,直接把行李箱推進去,滑板車也能順着縫塞進去,不用費勁抬,省了好多力氣。

你說,明明就差個“底”,怎麼以前沒想到呢?

廚房的櫃子我以前全做的掩門,拿裏面的碗得彎腰伸手夠,有時候碰倒一摞盤子,碎得心驚肉跳。

這次留了一半做抽屜,分成三個層:上層放碗碟,中層放調料罐,下層放鍋鏟、勺子這些工具。

現在站着就能拉開抽屜拿到想要的東西,再也不用蹲在地上翻來找去——廚房本來就忙,能省一步是一步啊。

臥室小的朋友一定要試試門頂吊櫃!

我家臥室也就10平,衣櫃頂做了個吊櫃,放冬天的厚被子、閒置的牀單,不用佔衣櫃的掛衣區。

以前被子堆在衣櫃下面,掛衣服的地方擠得要命,現在吊櫃一裝,衣櫃裏能多掛十幾件衣服,換季的時候也不用翻箱倒櫃找被子——你看,空間不是“擠”出來的,是“藏”出來的。

最後說廚房的家電櫃,我家是愛做飯的家庭,電飯煲、空氣炸鍋、破壁機堆得檯面全是,擦個桌子都得挪來挪去。

這次做了個家電櫃,層板做成能伸縮的,用空氣炸鍋的時候拉出來當操作檯,不用搬上臺面,用完推回去,檯面瞬間清爽。

我老婆說,以前炒着菜還要騰地方放電器,現在順手拉層板就行,省了好多麻煩——你看,不是電器多麻煩,是沒給它們找對“家”。

其實裝修哪有什麼“標準答案”?無非是把日子裏的小麻煩一個個解決掉。以前總想着裝得“好看”,後來才明白,“好用”比什麼都強。這幾個櫃子沒花多少錢,卻讓每天的生活都順了點——家人讚的不是設計多厲害,是“你懂怎麼過日子”。

你們有沒有什麼櫃子設計的小妙招?

反正我是覺得,裝修的智慧都在這些“用得到”的細節裏,不是嗎?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