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爸媽家最不願碰的東西:冰箱!因爲沒有驚喜,只有“驚嚇”
俗話說:“同一個世界,同樣的爸媽”。每次回父母家,我都想着多陪陪他們,幫忙整理房間、做做衛生。但冰箱,始終是我最沒勇氣碰的地方。
今天終於鼓起勇氣決定整理,打開的一瞬間沒有驚喜只有驚嚇。差點被冷藏區的異味燻暈,沒有懸念的各種剩菜。接着是塞滿冷凍區的各種“化石級”凍貨,東西多到爆滿的程度。

▲圖源網友:愛折騰的西媽
本來想上網找找解決辦法的,沒成想一搜,評論區全是“同款爸媽”兒女們的“呼救現場”……
一、父母家的冰箱能有“多離譜”?
案例①:我媽有“冰箱囤積症”
網友@張美涵:“真誠發問,你們也有個‘冰箱囤積症’的媽媽嗎?我家的大冰箱每次打開,東西滿得都快掉出來了,簡直無縫可入。”

▲東西多到快要掉出來

▲給她買的新冰箱
起初,她以爲是冰箱太小,便給媽媽買了一臺更大的(舊冰箱仍繼續使用),結果新冰箱也被塞滿。她連凍支雪糕的地方都沒有,於是又買了一臺小冰櫃,沒想到小冰櫃也被塞得滿滿當當。

▲三臺接着全部存滿
“其實小區800米外就有大菜場和各種生鮮超市,什麼都能買到,每天喫新鮮的不好嗎?非要買了凍起來,每天反覆喫速凍肉和速凍菜,簡直是惡性循環,想想就頭疼。”她無奈地說。有一次陪媽媽去買菜,賣菜的老闆還以爲她家是開店的,讓她哭笑不得。

▲冰山一角
更讓她無奈的是,冰箱裏有些肉根本不知道是哪年哪月放進去的,過期幾年的調料也堆成山,關鍵是還不能隨便扔。有一次,她偷偷用黑袋子裝了一些過期食品丟掉,結果媽媽發現後崩潰地跑去撿回來,還打電話質問她是不是在報復。“我心都碎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說、不敢問了!”她感嘆道。
案例②:我爸給冰箱上了鎖
網友@君君:“我爸認爲,任何食物只要放到冰箱裏,就獲得了‘永生’,尤其是冷藏區,裏面全是各種剩菜,鹹菜、醬,敞開式儲存完全串味,同一層放着剩魚和化凍一半還流着血水的生肉,上下兩層還有發黴的水果和放了N天發蔫的生蔬菜。

▲生熟“敞開式混放”
而且每次他們自己每天做菜都是做超正常量2倍的菜,然後鮮鮮菜喫不完,再反覆喫剩菜,有些甚至到變味了才捨得倒,簡直比喫外賣還傷身,但怎麼說都不聽。

▲給冰箱裝上鎖
她表示,每次去父母家都專門下廚給他們做新鮮菜,然後會偷偷倒掉剩菜,但後來發現冰箱直接被老爸上了鎖,只要她去探望,冰箱就會被鎖起來。炒了新鮮菜他們也不喫,就專門端出剩菜喫,還會振振有詞地說:“放在冰箱裏的菜保鮮,怎麼會壞!”,彷彿冰箱能讓“時間暫停”。
小結:以上兩家父母絕非個例,而是千千萬萬中國長輩家裏的冰箱的“真實縮影”……究其原因,大概是對很多經歷過物資匱乏年代的長輩們來說,冰箱不單是儲物工具,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來源”。

很多爸媽們一邊捨不得,一邊浪費,一邊嚷嚷着外賣不健康,一邊又喫着過期凍肉、剩菜……有的是子女們是說不得、碰不得,不順着就說你不孝。有的是任你幫忙收拾,反正三天後又打回原形。
二、冰箱“儲存雷區”(關乎健康!)
看到這裏,有的人可能會說:“你們這般吐槽父母,就不怕他們心寒嗎?”我想更多是子女作爲對長輩飲食安全和健康問題的一種擔憂。因爲這些“冰箱古董”背後,往往隱藏着巨大的健康隱患,以下雷區一定要讓家裏人知道:

①生食、熟食別放在一起
全球衛生理事協會的“家庭衛生調查”就曾做過統計,約46%的家庭冰箱存在細菌超標問題,常見的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其中,李斯特菌是引發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兇之一。

▲圖源: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皮膚科醫生
這種細菌即使在0℃以下也能存活,而最佳繁殖溫度就是0-4℃(恰恰是冷藏區的常見溫度範圍),常見於生肉(如豬肉、牛肉)以及未經消毒的生牛奶和部分奶製品中。

▲圖源:中國藍新聞
如果將生食和熟食在冰箱冷藏區混放在一起,李斯特菌很容易污染熟食,導致“病從口入”。輕微感染可能引發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腦膜炎等疾病。孕婦感染李斯特菌還可能引發流產,因此需特別警惕!

▲務必用好食品保鮮膜
李斯特菌不耐高溫且不產生毒素,將冰箱裏的剩飯剩菜加熱至70℃以上維持兩分鐘纔可有效殺菌,所以熟食一旦放入冰箱,食用前重新熱透纔行。對於不能加熱或不便加熱的食物,務必用蓋子或保鮮膜密封並放在冰箱最上層,避免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乳製品務必蓋好蓋子;蔬果也建議放在靠上層,無論之前是否清洗過,喫之前都建議用水洗淨再喫,尤其是切開後的西瓜、榴蓮肉這類不方便二次清洗的,放入冰箱冷藏前,務必要用保鮮膜封嚴實。
②肉類冷凍最長不建議超過1年
生肉放在冷凍室裏,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沒有所謂“保質期”(前提-18℃的穩定環境)一直凍着也不會壞,但長時間冷凍會導致肉質變差,出現“凍傷”,細胞結構破壞,水分和營養流失,口感變柴硬,色澤暗淡,併產生更大的腥味。

尤其是冷凍超兩三年的“化石肉”,雖做熟後也能喫,但口感和營養價值都大打折扣,不建議再食用了。

關於各種食材冷藏、冷凍的建議時長週期,可以參考一下以上表格,超過這些時長的,建議不要心疼,該扔就扔爲妙。
③同一食物不要反覆解凍、冷凍
反覆解凍和冷凍會嚴重影響食物的品質和安全性,比長時間冷凍肉更不可取。反覆解凍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爲細菌繁殖提供了充足條件,後續即使重新冷凍也無法消除已滋生細菌產生的有害物質。並且反覆冷凍還可能加速脂肪氧化,產生異味。因此更建議將食物提前分裝成小份,再進行冷凍,日常按份取用,避免反覆解凍。
④冰箱裏儘量不塞超市的塑料袋
超市提供的“免費塑料袋”大多不符合國家“食品級執行標準”,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並不懂,只看到超市袋子上的“食品專用袋”標識就盲目相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害人的“虛假宣傳”,很多都是由再生材料製成,可能釋放塑化劑。

▲此執行標準非食品級,純粹就是用名字誤導老人
彩色塑料袋使用的着色劑含有苯並芘,是一種強致癌物。長期用這些袋子裝食物,尤其是剩菜、熟食、肉類,容易污染食品。許多老人因袋子免費而大量使用,卻不知其危害。
這類袋子適合短期一次性使用,但不建議長期放在冰箱中存放食物,更不要重複使用,放在家裏當垃圾袋倒是可以。

▲認準此執行標準
建議進入冰箱冷藏冷凍保存食物的袋子,一定要認準國家執行標準:GB4806,任何接觸食品的材料都應符合此標準。食品級袋子價格並不高,切勿因小失大,危害健康。

▲認準國標:食品、食品用、食品接觸標準
⑤一定要定期清理冰箱的冷藏區
冰箱的冷藏區由於溫度一般都在0℃上,所以長期不做清潔,很容易變成細菌滋生的溫牀,尤其是前面提到的“李斯特菌”非常容易超標。

建議冰箱至少半年就要做一次全面清潔,有效的清潔方式可以參考下圖,定期清潔冰箱不僅能延長其使用壽命,還能保障全家人飲食健康!

本期文章就到這裏啦!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我們這些做兒女的不要只會吐槽父母家的冰箱,而是要讓他們重視起冰箱關乎健康的問題,保障家人的飲食安全。如果你家也有類似的“冰箱問題”,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別忘了關注我們,下期再見!讓我們一起探討更多有趣又實用的生活話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