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戲太深的演員:有人自殺,有人出家,還有靠“改名”換命的他!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有時,演員在片場演繹角色的悲歡時,角色“反客爲主”,也悄悄地改寫了演員自己的命運。
有人自殺,有人出家,還有人靠“改名”換命。
1985年,52歲的遊本昌在《濟公》中搖着破扇哼“鞋兒破,帽兒破”,從此街頭小孩見了他都喊“活佛”。

鮮爲人知的是,他拍喫雞腿戲份時,道具因高溫腐敗發臭,他連啃12次直到導演喊卡才嘔吐;
爲了表現出濟公的“瘋癲”,他三天不睡覺,觀察乞丐的神態。
這種自虐式表演讓他一度分不清戲裏戲外,到了晚年感嘆道——
濟公渡了我。

2009年,76歲的他在黑龍江大光明寺剃度,法號“定暢”。
不過,他把“濟公”的智慧融入生活,90歲仍活躍於話劇舞臺。

受角色影響出家的還有《紅樓夢》中的兩位姑娘。
一位是“林妹妹”。
選角時,陳曉旭寫給導演王扶林的自薦信附了一首小詩,末尾有一句——
我是一朵柳絮,註定飄零。

誰知,讖語般的句子,預示了她與林黛玉長達20年的糾纏。
拍攝期間,她減重至70斤,模仿黛玉的蹙眉捧心,甚至因入戲太深在片場昏厥。
她演活了“林妹妹”,併成爲了“林妹妹”。

以至於後來她接演別的角色,無法讓觀衆入戲,而不被接受,轉型成了商業精英。
奈何造化弄人,年僅41歲的她,確診患上了乳腺癌,她最終看淡世事,宣告出家,法號“妙真”。

飾演妙玉的姬培傑,同樣因角色影響皈依佛門,兩人戲裏戲外都走向了“遁入空門”的宿命。
她在演戲之前,本是一名普通的皮鞋廠工人。
因爲清冷的氣質,而被選角老師一眼相中,得以出演妙玉一角。

雖然妙玉出場的次數不多,卻是劇中女性角色中亮眼的一位。
她清高,有學識,和林妹妹有着相似的孤傲。
然而......
妙玉讓她一夜走紅,同時,也使得她後來的事業一落千丈,沒什麼起色,再加上婚姻破裂的關係,姬培傑選擇改名爲姬玉,成爲了一名真正的修行者。

一個角色,影響一生的還有《西遊記》中的六小齡童。
從這部劇開始,“美猴王”便成了他的代名詞。
這個稱號給他帶來無數榮譽和目光,也使得他過度沉浸,有了對角色本身極強的佔有慾。

他批判周星馳版悟空“褻瀆經典”,卻在楊潔導演追悼會上宣傳個人電影,還把“孫悟空”形象註冊爲商標牟利。
種種行徑,無形中消耗着觀衆對他的喜愛。

同樣入戲太深,也有成功走出來,依然保持着對演戲事業熱情的。
2004年,段龍在泰國電影《食人狂魔》中飾演一名連環殺手。
爲貼近角色,他暴瘦13公斤,參觀博物館時對着細偉乾屍獨坐三小時,以至於夜裏都產生幻覺,覺得死者坐在自己牀邊,正凝視着自己。

在拍攝掐死小女孩的鏡頭後,他更是崩潰痛哭無法出戏。
最終,他接受心理治療,並改名,段奕宏中的“宏”字,就有光明的意思。

這些演員用生命證明——
藝術最危險的魅力,在於讓人心甘情願被角色吞噬。
正如《霸王別姬》裏的一句臺詞說的——
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當掌聲落幕,真正的演技或許是學會在戲與人生之間,築一道透明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