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曉彬:國內球員要有更多攻擊手段,張鎮麟、杜潤旺碰到矮個不會打低位

來源: 更新:

2月27日晚,山東男籃名宿鞏曉彬參加了在長春舉行的吉林傳奇vs黃金一代的表演賽。在比賽過程中鞏曉彬接受了採訪,表達了自己對當前中國籃球的一些看法:中國男籃現在沒有自己的風格;國內球員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術和攻擊手段,像張鎮麟、杜潤旺這種高個三號位碰到矮個球員都不會打低位;球員在場上的應變能力和承受壓力的能力要增強。

關於中國男籃的風格

鞏曉彬:“就是作爲我個人來講,我們的風格一會學美國,一會學歐洲,就是我們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

“我們那批打的時候,一開始是小快靈,後來是快準靈。就是說那個時代的話,球隊標籤比較明顯。現在的話我們有時候是美式打法,有時候又反過頭來學歐洲的整體,現在沒有(自己的風格)。中國籃球原來是有自己的風格的。”

關於中國男籃近2場亞預賽

鞏曉彬:“之前外教(喬爾傑維奇)的話還是水土不服,球員在場上的鬥志和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郭士強指導來了之後,他對國內球員比較瞭解,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球員在場上拼命打球了,也比較專注。最近兩場比賽的對手日本和關島都不是實力很強的球隊,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精氣神,下一步和強隊較量主要是在技戰術的調整方面。”

目前的國內球員對誰比較期待?

鞏曉彬:“現在我們國內球員包括CBA球員,他們完全具備這種身體素質,只不過這種打球的方式我感覺,可能投三分更容易出彩,大家都比較注重進攻。現在的話這些球員不願意做這些髒活累活,包括我帶隊的時候有隊員說,打內線容易受傷,在外面投三分的話得分比較容易。現在就是我們這種觀念還是從小的一個積累和教練的要求。”

“現在這種打球方式,包括美式的這種一個人扛着5個人走,從小很多人就是灌輸這種思想。所以說對於我們有些年輕球員來說,怎麼樣打球打得更聰明,我覺得這方面還是欠缺一點。

“需要有更多的攻擊手段。像我們國內球員,打個比方,比如張鎮麟還有杜潤旺,2米07、08的身高打三號位,碰到矮個低位不會打,就是在外面(投)、面對面持球突破。這種身高的話,高一公分肯定比較慢嘛。要去打你的強項,掌握的技術要更多一些。

現在的球員看起來在場上的這種應變能力相對還是欠缺一些。我們希望這些年輕球員儘快成長,你的應變能力要增強。現在包括原來執教的時候,我感覺就是我們的球員這種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太小。在場上(不會)自主決定,就是看教練。原來我們打球,基本上教練佈置完了,在場上就靠個人應變。現在的話球員就不知道怎麼處理,只會看教練。

“現在我們有些教練就是想把每個球員練成一定的模式。我覺得每個球員包括青少年也好,每個人都有創造力。我覺得在一個特定環境,你要讓他自己去創造,靠球員來去應變。”

“我覺得我們現在球員最主要一個是刻苦訓練,訓練量要增加上去,一個是增加相對的針對性。在訓練中解決好了再去比賽當中運用,我覺得就是更加接近實戰化。”

“現在CBA外援來了以後,中國籃協領導可能考慮增加了比賽觀賞性,給我們年輕人更多的學習和對抗的機會。但反而現在有時候差距一旦過大,達不到這種效果。就像大學的和小學的打一樣,他表面積極,但差距比較大。”

關於中國籃球的青訓

鞏曉彬:“我覺得我們青少年現在沒有形成一個體系。首先這種培訓機構挖掘球員,再往上提升時,這種機構比較少。學校也好,這種培訓機構也好,一旦球員具備這種能力,或者有這種好的苗子,再往上提高的時候就會遇到瓶頸,這段時間基本就浪費掉了。我們現在就靠這些業餘的培訓機構來去培養我們將來去打金字塔塔尖的球員,所以說基礎沒有打好,從小沒有梳理正確打球的意識和觀念,一旦成熟以後很難去改變。”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