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單!近30年韓國最好的10部電影排名出爐:《寄生蟲》僅第6

來源: 更新:

最近一條有些駭人聽聞的信息衝上熱搜,2027年,韓國或將無本土新片上映。

由於這兩年韓國票房不景氣,投資者對電影投資更謹慎,所以韓國電影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崩潰危機”。

衆所周知韓國電影以深刻的現實關懷與多元類型融合著稱,多次斬獲國際大獎,成爲亞洲電影標杆。

不敢想象,曾經屢出佳作的韓國電影,也會有萎靡的一天。

近期韓國頂級電影雜誌《Cine21》在創刊30週年,評選出近30年(1995-2024)韓國10部最佳影片。

該榜單由53名電影人、影評人及《Cine21》記者共同選出。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份最新榜單,看看近30年韓國10部最佳影片都有哪些。

下面,我們從第十部開始說起:

第10名:《這時對,那時錯》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6/2015年

《這時對那時錯》是韓國名導洪尚秀執導的電影,由鄭在泳、金敏喜等主演。

該片曾在東京、戛納、洛迦諾等國際電影節屢獲大獎。

這部電影是一部典型的洪尚秀電影,甚至也許是洪尚秀近幾年來發揮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劇情簡單又有着獨特的文藝風格,以及不漂浮的迷人魅力,甚至還有那麼一點點伍迪·艾倫的味道。

影片的故事非常簡單,講述了一名女畫家希靜遇到一個男導演春洙,然後產生愛情的故事。

但導演卻以其獨特的二段式敘事結構,讓這個簡單的相遇故事變得有趣而有意義。

所以雖然影片的前後兩個部分,故事幾乎完全一致,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第一段他們遮掩着自己也遮掩着自己的內心,第二段相同的情節,他們坦誠相待直視自己與對方的缺點反而更能更好相處。

而通過兩段重複的時間和相似的場景卻不同的結局,也讓人不得不去考慮電影主題——這時對,那時錯。

除此外本片裏鄭在泳奉獻出極爲精湛的表演,他演活了一位頹喪不甘的藝術家。

既有男人與生俱來的慾望和慾望得不到釋放的苦悶,也有困在社會教條裏小心翼翼地刻板虛僞。

與他對戲的金敏喜也獻出了細膩入微的演技,兩人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也是金敏喜和導演的定情之作,至此兩人也開始了持久的合作。

第9名:《拯救地球!》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6/2003年

排在第九名的,是韓國導演張俊煥自編自導的科幻劇情片。

衆所周知韓國電影業很發達,但科幻片一直是它的軟肋,出品的很多大投資科幻作品大多反響平平。

而這部《拯救地球!》稱得上是韓國的科幻片代表,這也是它能進入這個榜單的重要原因。

該片當年上映因錯誤營銷導致票房失利,但業內口碑卻不俗。

不僅獲得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等國際獎項認可,還與《老男孩》《殺人的回憶》被視爲2003年韓國電影代表作。

這部影片還被好萊塢翻拍,由艾瑪·斯通主演,入圍了第8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很多觀衆只看海報會誤以爲該片是喜劇電影,但實際上電影接近於驚悚片和SF類型。

影片講述青年李炳古因沉迷外星人研究,綁架化工廠CEO史康曼以阻止外星侵略,卻逐漸發現人類自身才是社會危機的根源。

電影以荒誕的科幻設定包裹社會批判內核,融合黑色幽默與驚悚元素,通過綁架事件隱喻環境污染、人性異化等議題。

影片最終以一種罕見的絕境姿態結束,真正意義上的“地球毀滅”並不常見。

它在喜劇與悲情之間把門輕輕帶上,讓餘震迴盪在觀衆心裏而不是字幕裏。

這樣的作品難怪被觀衆評價,冷門電影但看完卻驚爲神作。

第8名:《八月照相館》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0/1998年

《八月照相館》的誕生源於一個悲傷而溫暖的故事。

導演許秦豪無意中看到韓國已故歌手金光碩一張表情安詳溫暖的遺照,被深深觸動。

那張照片中安詳的微笑與生命的終結形成強烈對比,激發了許秦豪的創作靈感:

當死亡不可避免地降臨,我們該如何微笑面對?

影片匯聚了當時韓國頂尖演員韓石圭和沈銀河,以細膩內斂的表演,講述了這個關於愛情與死亡的溫暖故事。

這部處女作品上映後斬獲韓國多項電影大獎,還成爲當年韓國票房第三。

歌手李健曾唱過一首八月照相館,靈感便是來源於它。

時至今日這部電影仍被評爲90年代最感人的韓國愛情電影,觀衆直言看一次哭一次。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已經收到死亡宣告的男子溫暖而美麗的故事。

導演用極其細膩的手法描繪兩人的感情,似乎和八月的微風一般,少了一絲熱烈多了一分恬靜和淡然。

對於男主身患重病也不疾不徐地展現,不存在歇斯底里的怒吼,也沒有企圖用涕泗橫流的回憶場面來賺取觀衆眼淚。

尤其是影片中男主面對死亡的態度給我們上了深刻一課,即使知道生命即將終結依然可以微笑面對。

用心去愛,安靜地道別。

這或許就是《八月照相館》歷經這麼多年依然打動大家的原因。

第7名:《老男孩》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2/2003年

電影《老男孩》由大師級導演樸贊鬱執導,是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這是一部在韓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它代表韓國電影第一次摘得戛納評審團大獎。

作爲樸贊鬱最出名的代表作,《老男孩》至今仍被視爲一部顛覆性的電影。

不僅因爲其獨特的劇情和出色的表演,更因爲它對復仇和救贖主題的獨特探討。

該片講述了一個男人被無端抓捕並囚禁了15年,之後決定復仇的故事。

影片中有不少大尺度情節和暴力畫面,通過人性惡行與暴力血腥的殘忍場景引發人們對復仇的思考。

很多時候復仇不是簡單的“以牙還牙”,因爲通過復仇並不能真正解脫罪惡和救贖。

崔岷植的演技也無需多言,表演可謂是出神入化。

尤其是祈求仇人不要讓女兒打開那個真相盒子。

一個父親在這一刻的絕望,悔恨和手足無措,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除此外更讓觀衆爲之讚歎、引得無數導演學者不斷拉片分析、頂禮膜拜的則是它讓暴力化作美學的奇異幻象。

比如長廊的打鬥,生喫章魚等畫面,至今讓人震撼不已。

可惜這樣尺度拉滿、立意深刻的作品,在韓國當下電影市場卻再難看到。

第6名:《寄生蟲》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8/2019年

《寄生蟲》應該是近些年在全球,最受矚目、影響力最大的一部韓國電影。

該片上映後不僅在韓國、亞洲本土獲得韓國青龍獎、韓國百想藝術大賞、亞洲電影大獎。

還一舉拿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

這在韓國電影史上是第一次,連韓國總統文在寅都發文祝賀,說這是至高的榮耀。

電影之所以能夠收穫這麼多榮譽,在於它以“貧富差距” 爲核心。

通過荒誕且充滿張力的劇情,揭露韓國社會的階級分化和貧富差距以及人性的複雜矛盾。

電影中所有角色都被明確地分配了“上層”或“下層”標籤,窮人金家與富人樸家就是鮮明對比。

影片中從金家到樸家,反覆出現的那段從半地下室通往豪宅的上坡路,也隱喻着韓國普通人羣實現夢想的艱難。

影片的片名《寄生蟲》也是本片最大的隱喻,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是彼此的“寄生蟲”。

前傭人是駐紮在富人身上的原宿“寄生蟲”,基宇一家是新入侵的“寄生蟲”。

而富人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寄生蟲”。

他們在沒有底層階級的協助下在生活中無法正常獨立生活,所以這一片名也體現出社會中的階級矛盾。

影片雖然講述的是韓國故事,但是片中所描繪的階級分化、貧富差距、上升通道堵塞等問題是全球性的時代癥結。

正因爲這些尖銳而普世的主題,它才能超越韓國本土文化背景,引發全球觀衆的強烈共鳴和深思。

第5名:《貓樣少女》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4/2001年

《貓咪少女》是由鄭在恩執導,裴鬥娜、李瑤媛等主演的電影。

首次執導長片的鄭在恩憑藉此片獲得首爾電影大獎新人導演獎,演員李瑤媛獲得青龍獎最佳新人。

該片將故事背景設置在港口城市仁川,講述了五個好姐妹高中畢業後試圖適應成人世界的故事。

作爲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她以不溫不火的節奏,冷靜又充滿溫情的筆觸。

將五個性格各異的少女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給人以清新自然流暢的感受。

雖然是一部關於青春成長的電影,或許因爲女主角們都是女孩的緣故也或許因爲導演本身也是女性。

相比其他同類電影中充滿着青春殘酷的叛逆和暴力,這部影片述說的更多的是關於青春的迷茫和徘徊,帶着一絲淡淡的哀傷。

導演在最後給出的結局帶着些許的溫暖,但是她依然沒有給出答案,留給觀衆的是綿綿的遐思縈繞。

影片中的裴鬥娜也讓人印象深刻,年輕的裴鬥娜有一雙靈性的黑眼眸,和一頭永遠利落的短髮。

但和榜單上其他電影相比,這部電影存在感不太強,畢竟韓國還有很多優秀電影值得上榜。

第4名:《分手的決心》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6/2022年

韓國名導樸贊鬱上榜的第二部作品。

該片當年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了場刊評分第一名,也是唯一一部評分過3分的電影。

在放映結束後得到全場2300位觀衆長達8分鐘的起立鼓掌,最終讓樸贊鬱拿下最佳導演。

電影是好電影,故事卻是個簡單的故事。

借用樸贊鬱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冗長乏味又老套的愛情故事」,關於兩個不正確的人、還有一場莫名其妙的愛情。

整體來看,這部電影似乎並不像之前的樸贊鬱作品那樣奪人眼球。

男女主之間最大“尺度”的橋段,是一場蜻蜓點水的吻戲,這讓很多熟悉樸贊鬱的粉絲都感到意外。

不過導演見縫插針地使用了許多象徵慾望的意象,比如多籽的石榴。

男主在跟蹤監視女主時幻想自己就在她的身邊。

而電影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只是通過一系列懸疑案件展開愛情敘事,而是把敘事的重心放在了“分手的決心”。

一部影片,將東方人感情的細膩、溫柔與激情、隱忍全都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

除此外這部電影最讓人期待的莫過於女主湯唯。

湯唯得到了一個極其適合她的角色,也成功賦予這個角色生命和魅力,讓人慾罷不能。

憑藉出色表演,湯唯連拿三座韓國影后獎盃,可以說是“殺”瘋了。

第3名:《母親》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3/2019年

《母親》是由奉俊昊執導,金惠子、元斌等主演的驚悚犯罪電影。

電影上映同年便獲得韓國青龍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被波士頓影評人協會評爲最佳外語片。

該片講述一位母親爲傻兒子洗脫殺人罪名而孤軍奮戰的故事。

影片中能看到導演對於社會現實的反思與嘲諷。

從社會對於弱勢羣體的冷漠與偏見、腐敗無能的司法體系、以及堪稱殘酷的背後真相。

尤其是它探討了母愛,到底是偉大的還是自私的?

影片中的母親既偉大又自私,她竭盡全力地爲兒子伸冤,卻也因爲兒子罪行的暴露而獸性大發把證人殺害。

可以說《母親》像一把最銳利的手術刀,它剖開我們不敢直視的人性陰暗面,讓我們警惕最深的愛可能藏着最深的罪。

此外這次的選角也格外成功。

飾演泰順的元彬,穿着樸素的襯衣,留着狗啃般的中短髮,演出角色的純粹簡單。

韓國國寶級女演員金惠子在影片開場,面帶漠然的表情,舞動身姿的畫面,不知震撼多少觀衆。

在她的精準生動詮釋下,一個活生生的、爲兒子赴湯蹈火的母親,站在我們面前,是那麼如此讓人信服。

《母親》稱得上奉俊昊後勁最大的一部作品,雖沒有超越,但絕不次於《殺人回憶》。

第2名:《殺人回憶》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9/2003年

奉俊昊導演的代表神作之一,被公認爲本世紀乃至影史最偉大的韓國電影之一。

電影自2003年上映以來,便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社會意義贏得廣泛的讚譽。

該片改編自韓國“三大懸案”的華城連環殺人案,曾獲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第51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並狂掃韓國的青龍獎和大鐘獎,奉俊昊也從此一戰封神!

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備受稱讚,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懸疑片,它更是一部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

影片通過一起未解的連環殺人案,揭示了1980年代韓國軍隊政府獨裁統治下的社會壓抑和執法系統的弊端。

所以通過鏡頭我們看到,影片中抓不到兇手,是因爲整個社會的“無能”。

而另一方面正是對“無能”羣像的精準塑造,讓這部電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

影片的結尾是樸探員直視鏡頭,這個鏡頭留在了韓國電影歷史中,也留在了千千萬萬觀衆心中。

而現在觀衆可以放下這個“困擾”多年的鏡頭了,2019年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兇手終於被抓獲。

在16年時光流逝中,這個壓抑絕望的結局,最終變成了圓滿。

第1名:《詩》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7/2010年

排在第一的,就是李滄東執導的這部《詩》。

這部電影被譽爲李滄東所有電影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榮獲第6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同時該片也在韓國電影節中屢獲獎項,被公認爲2010年代韓國最優秀的電影作品之一。

甚至不少學習電影人表示,如果有一天自己能拍電影,心中的理想型是李滄東的《詩》。

影片故事情節並不像名字那般簡單,主要有兩條線,一條主線,一條副線。

主線是楊美子學詩,副線是美子外孫夥同五個同學強姦女同學並導致女生跳河自殺。

整個電影的格調平淡悠長,卻充滿關於生命、罪惡和救贖的嚴肅探討。

李滄東藉由楊美子這個人物,表達了“盡最大的可能擔當人性”的姿態。

女主生活本身就是朝向一首“詩”,然而當她看到這個社會道德的喪失後,她對詩歌的渴望逐漸上升到要將自己生命的美好守護到最後的願望。

電影中美子承受了罪惡之苦,也終究寫出了自己的詩篇,找到了抵達心靈之美的路。

可以說電影將李滄東悲天憫人的文學性和爐火純青的電影藝術性融和,使其成爲李滄東最易接近卻又最具深度的作品。

以上就評選出近30年韓國最好的10部電影,每一部都極具代表性。

當然這份榜單並非終極判決,韓國還有很多經典佳作,每個人心中也都有自己最愛的韓國電影。

而當下韓國的電影危機也讓人不免感慨,希望不管是韓國還是中國乃至全球都能克服當下困難。

花費更多精力寫出好劇本、拍出好作品,畢竟如今的觀衆只願爲好作品買單。

青石電影|小豬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