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公主進軍娛樂圈,15歲能唱會跳氣質佳,最愛中國漢服和旗袍
一、引言
當深圳南頭古城的燈籠照亮少年的臉龐,14 歲的諾羅敦・珍娜身着深圳校服,清唱着《沂蒙山小調》穿過人羣。柬法混血的眼眸裏,既有吳哥窟的古典光影,又含塞納河的靈動波光。這位柬埔寨王室最年輕的公主,用歌聲架起橋樑,用穿搭書寫故事,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活成了中柬友誼的 “Z 世代” 註腳。

二、柬埔寨公主轉戰娛樂圈成焦點
柬埔寨的君主立憲制下,諾羅敦家族如吳哥窟的基石,承載着民族的精神圖騰。珍娜的血管裏流淌着傳奇 —— 曾外祖父是 “獨立之父” 西哈努克,祖父是夏卡朋親王,母親波帕莉公主是西哈莫尼國王的侄女。2011 年生於巴黎的她,3 歲隨母歸國獲封公主,從此在金邊王宮的迴廊與藝術院校的琴房間穿梭。

“曾外祖父的《懷念中國》裏,藏着兩國最溫暖的記憶。” 珍娜曾在採訪中輕聲道。這句樸實的話,道盡了她與藝術、與中國的緣分。6 歲踏入演藝圈時,她在《金色王國》中飾演貧苦女孩,粗布麻衣掩不住眼神裏的靈氣;10 歲翻唱《失戀陣線聯盟》泰文原版,唱跳間的爆發力讓泰國觀衆驚呼 “東南亞小天后”;13 歲憑《鬼氣球》斬獲電影節最佳新人,領獎時穿的高棉傳統禮服,裙襬金線繡的那伽蛇紋,恰似她在光影世界裏的蛻變 —— 從王室公主到實力派演員,只用了 7 年。她曾經說過最愛中國漢服和旗袍,而且她還在柬埔寨進入了電影圈,生活中也會做很多善事。


她的語言天賦更令人驚歎。高棉語的婉轉、法語的優雅、英語的流利、泰語的鮮活、中文的靈動,五種語言在她脣齒間自如切換。“中文的四聲像跳舞,” 她笑着說,“我跟着《還珠格格》學發音,現在能唱《甜蜜蜜》給曾祖母聽了。” 這種對文化的敏銳感知,讓她不僅是表演者,更是傳播者 —— 在央視《美美與共》舞臺上,她教中國小朋友跳仙女舞手勢,指尖劃出的弧線,恰似吳哥窟浮雕裏的飛天。

三、從高棉古紋到星光禮服的時尚敘事

1. 民族服飾裏的文化基因
珍娜的衣櫥裏,最珍貴的不是鑽石禮服,而是幾件祖母傳下的 “水錦” 紗籠。這種用湄公河植物染料浸染的面料,經十二道捶打工序織就,在陽光下泛着水波般的光澤。她常穿的改良款 “紗麗克”,立領處繡着巴戎寺的微笑浮雕,腰間 “桑博” 腰帶以銀絲勾勒蓮花,行走時裙襬開衩處露出的腳踝,戴着母親送的銀鐲,叮咚聲裏都是高棉的韻律。

去寺廟祈福時,她會選素色 “卡薩” 長袍,領口別一朵新鮮茉莉花 —— 這是柬埔寨王室的傳統,花朵的芬芳象徵 “心靈的潔淨”。某次探望曾祖母莫尼列太后,她穿深藍色高棉傳統套裝,赤腳行合十禮,衣襬暗紋織着 “百子千孫” 的古讖,既有對長輩的恭敬,又藏着王室血脈的傳承。正如她所說:“穿傳統服飾時,我能聽見祖先的聲音。”

2. 星光禮服中的公主鋒芒
踏上國際舞臺的珍娜,又化身爲時尚寵兒。在柬埔寨亞洲電影節紅毯上,她一襲粉色半肩鑽石禮服驚豔全場:單肩設計露出流暢的肩線,裙襬層疊如綻放的蓮花,腰間蝴蝶結綴滿碎鑽,走動時彷彿拖着銀河。這件禮服由巴黎設計師定製,耗時 300 小時手工縫製,僅鑽石就用了 1200 顆,估值超百萬美元,卻被她穿出少女的靈動 —— 沒有刻意炫富,只有恰到好處的璀璨。

更令人難忘的是她在廬山愛情電影周的造型:藍色層疊式鑽石禮服配蕾絲披肩,裙襬像被風吹起的湄公河浪濤,蕾絲上繡着微型吳哥窟剪影,頸間藍寶石項鍊與禮服同色,恰似洞裏薩湖的夜空。

而在深圳快閃活動中,她穿的粉色蝴蝶結花朵禮服更顯巧思:裙襬縫滿立體絹花,每朵花心都嵌着一顆小珍珠,跑動時花瓣顫動,活脫脫從童話裏走出的公主。

四、王室修養與少女心性的平衡術

1. 家庭薰陶:規矩裏的自由

珍娜的儀態,藏着波帕莉公主的用心。3 歲起,她每天要學一小時高棉古典舞,踢腿時膝蓋必須繃直如劍,轉身時裙襬要劃出標準的圓形 —— 這種對身體的控制力,讓她無論穿紗籠還是禮服,站姿永遠如棕櫚樹般挺拔。母親還教她 “三禮”:對長輩行 “蹲合十禮”,對平輩行 “胸合十禮”,對民衆行 “手合十禮”,每個手勢的角度都有講究,卻被她做得自然親和。

“曾祖母說,優雅不是端着,是讓別人舒服。” 珍娜記得莫尼列太后的教誨。所以她會在慈善活動中蹲下來給孩子遞糖果,紗籠褲腳沾了泥也不在意;會在粉絲要求合影時,主動調整角度讓對方顯高 —— 這種在規矩中流露的善意,正是王室修養的最高境界。

2. 文化浸潤:多元裏的根脈
在巴黎出生、金邊長大、頻繁往來中柬的經歷,讓珍娜的氣質自帶 “和而不同” 的從容。她能穿着漢服唱《沂蒙山小調》,也能披着袈裟跳高棉祈福舞;能在商務活動中用英語談合作,也能在鄉村集市用高棉語講笑話。這種兼容幷蓄,源於她對 “根” 的堅守 —— 牀頭擺着西哈努克詩集,手機裏存着吳哥窟日出的照片,連社交媒體頭像都是穿傳統禮服的童年照。

“愛自己的文化,才能看懂別人的文化。”
五、結語
珍娜的故事,恰似吳哥窟的日出 —— 既有古老石牆的莊嚴,又有初生朝陽的鮮活。她的穿搭是一部微縮的文化史:高棉紗籠織着民族記憶,鑽石禮服映着國際視野,校服 T 恤藏着少女心性。而她本人,更用歌聲、舞姿、笑容證明:王室成員的價值,從不在王冠的重量,而在能否成爲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當她用中文唱響 “柬中友誼,長長久久” 時,裙襬上的那伽蛇紋與身後的萬里長城隔空對話。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或許就是她存在的意義 —— 讓傳統不老,讓友誼長青,讓每個年輕的靈魂,都能在文化的星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