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賺錢,真是什麼片兒都敢拍啊
吳慷仁。
廠長心目中對岸最具X張力的40+男演員。
他實在是好會演!!!
在臺劇崛起的幾年裏,無論是出演男一號,還是出演戲份不多的無名氏,他的存在感簡直不要太強哦。
他和小S演“出軌戲”,眼神拉絲兒,上衣一脫,讓觀衆都想穿過屏幕,當小S的身替。

當他演堅守初心、正直善良的檢察官,那眼神立刻變成一把尺子,彷彿能精準測出對方的疑點。

他理智的一面,讓人着迷;
感性的一面,讓人心碎。
誰懂啊,吳慷仁的哭戲太精彩了——
既絕望又剋制。

一滴淚從他的臉頰滑過,改編下瓊瑤阿姨的話,那就是一顆隕落的星星,有一種破碎美,能激起內心滿滿的保護欲。

這樣的吳慷仁,你心動不?
這樣的他,與導演楊雅喆合作的電影,你怎麼能不看?!
畢竟,楊雅喆的代表作,前有《血觀音》,後有《女朋友,男朋友》,題材暗黑,味道濃烈,畫風少兒不宜。
新片《破浪男女》,名字都透着一股“浪”味兒~~~

點進正片,確實沒讓人失望。
你想看的獵奇的、帶感的,各種尺度橋段,應有盡有。
吳慷仁傾情出演,毫無保留,他演繹在炮海里沉淪的男子,誰看誰賺到。

然而......
打開評論區,口碑卻是一言難盡。
劇情和臺詞,被認爲矯揉造作、流於表面、無病呻吟。
觀感華麗而空洞,老套又爛俗,臺下看得那是坐如針氈。
最終,它變成一部爲了尺度而尺度的電影。
豆瓣5.1分,廠長都覺得虛高了。

儘管每位演員都會有拍爛片的時期,但仍想吐槽一句——
爲了賺錢,真是什麼戲都拍嗎?
情與愛,用電影來表達,並非都是如此乾澀生硬的。
看過《愛神》你就會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可以這麼大。

一部作品,集結了三位來自不同國家著名的導演,本片做到了。
王家衛、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和史蒂文・索德伯格,夢幻聯動,各自拍攝短片,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從不同角度講述愛與X,合成“情yu三部曲”。
陣容豪華,演技炸裂。
其中王家衛拍攝的單元《手》,通過鞏俐和張震,讓咱們見識了什麼是高級的表達。

故事的背景設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
街頭巷尾,滿是煙火氣,人羣熙熙攘攘,熱鬧中間有一家裁縫店靜靜佇立着。
年輕的裁縫小張,沉浸在這方寸天地之間,守着縫紉機,用尺子和針線,做出一件又一件精緻而華美的衣服。

這天,他幫師傅給一位華小姐送衣服。
穿過嘈雜的走廊,來到盡頭的房子,小張抱着衣服,坐在客廳等待。
聽到臥室裏華小姐“忙碌”的聲音,他才知道,原來華小姐是個風月女子。

華小姐忙完後,召喚小張進房間,屋內安靜無比,他不敢抬頭看她,肉眼可見的緊張。
接過衣服,華小姐仰着頭,面帶戲虐的表情看着他。
其內心彷彿已經對眼前這個“青瓜蛋子”瞭如指掌,她一邊嘴角上揚,一邊伸出手觸碰小張。
這突然的動作,瞬間擊中了小張單純又毫無防備的心。
那一刻,整個房間的空氣,都凝固了......


自那以後,小張承擔起了給華小姐送衣服的任務,奇妙的是,對於他來說,每一次來見華小姐,他都有種赴約的心動感覺。
他用手,丈量華小姐的腰圍尺碼。
他在選擇布料花樣、裁布製作的時候,腦海裏想象着華小姐的模樣。
他對華小姐有種深深地着迷。
不過,也僅限於此。

因爲他知道華小姐的身份,無數次目睹了她與嫖客打情罵俏、挑逗歡愉的場景;
所以他沒有奢求,總是默默注視着華小姐,而不敢有任何逾越的行動,包括想法。
他把所有情愫,都傾注在每一件爲她縫製的衣服裏。

“愛神”,是希臘神話中愛神的稱號,代表着愛與慾望。
看之前,廠長怎麼都想象不出,張震與鞏俐會擦出火花,碰撞出激烈的效果。
鞏俐,不愧爲“鞏皇”。
演什麼像什麼,把一個操着北方口音的交際花,拿捏得恰如其分。
整個故事分爲三個階段:華小姐年輕時,風頭正旺;行業落寞,她苟延殘喘;她年老色衰,下場淒涼。

片中,鞏俐的臉,非常有戲!
華小姐第一次見小張,她微微側身,眼神略帶慵懶卻又帶着一絲審視,從半掩的門後望向小張。
同時,她抬手輕輕撩動髮絲的動作,自然又充滿韻味。
華小姐與嫖客逢場作戲,虛假熱情的時候,你能看出她嘴角掛着笑意,目光卻是掃向小張的。
當中透着愧疚與無奈。

而她面對小張,鞏俐的眼睛能綻放張力,眼波流轉,緊緊抓住人心,散發着迷離又清晰的氣息。
轉眼到了華小姐落魄染病,無人理會時,鞏俐又演出了爲了生計的世故狡黠,無望中還保持的高傲。
她臉上不再有往日的光彩,眼神中滿是疲憊與絕望,微微佝僂的身軀也盡顯生活的沉重打擊。
可她還是拒絕了小張,離別時是那麼的毅然決絕。

張震作爲綠葉,在影片中始終是隱忍的狀態。
面對華小姐,他始終是被動的,不曾索取過任何東西。
他最外放的情感狀態,通通體現在他用手穿過爲華小姐做的旗袍裏,讓身體追隨想象。
簡直性感至極。

他的愛,體現在一句——
你的身材我知道,我用手量一下就可以了。
他的貼心,在於他對華小姐撒了慌,告訴她的腰圍只粗了一點點,身形依然是那麼的苗條。

演員的演技固然精彩,導演對故事和鏡頭的掌控,則奠定和營造了整部影片的基調。
王家衛第一次涉足該類型,就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就是天賦啊。
無需波瀾壯闊的大場面,無需跌宕起伏的傳奇情節,他就可以把細膩入微的情感刻畫地如此深刻;
把愛與慾望、忠誠與堅守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給代表着中國韻味的“旗袍”,賦予了浪漫、性感的氛圍。
旗袍與華小姐的身體仿若一體,包住脖頸的設計,透着幾分內斂與低調,而貼合身體曲線的剪裁,又將她的婀娜身姿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盡顯性感韻味。
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旗袍不僅是一種穿着,更是時代的標誌;
無聲地訴說着那個時代女性的情感與慾望,象徵着被壓抑卻又若隱若現的情慾。
一切由旗袍的製作而起,又由旗袍的歸還爲終。
曲終人散,它成爲觀衆心中短暫而又深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