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傳承,東陽武協慶生!26000人的“武林”如何煉成?
11月1日,東陽市武術協會迎來了慶祝協會成立40週年的慶典活動,各地武術愛好者紛紛道賀。事實上,在這場慶典活動開始之前,就已經有協會成員在近一週的時間內,輪流在東陽市中心的的地標建築黌門廣場進行展演,以此爲協會慶生。
據瞭解,東陽市武術協會是金華市成立最早的體育協會,目前已有8000餘名登記在冊的協會成員,帶動全市習武人達26000多人;協會的誕生也與連任了40年的協會主席包爲羣密切相關。
追本溯源,東陽武術源遠流長,從宋代至明清,有武狀元6人、武進士74人,流傳下來的拳種和器械有上百種,許多村至今仍傳承着獨具特色的傳統武術。
包爲羣告訴記者,他12歲開始習武。“當時爲了保護山林、耕地的水源等,村村習武,已成風尚。”1979年,包爲羣成立了東陽市最早的武術隊,並招募了30多個學生。
1984年,在原東陽市體委領導的支持下,東陽市武術協會應運而生。協會聘請了七八位老拳師,爲了把東陽的特色武術項目傳承下去。“當時‘體育協會’的概念還較少有人聽聞,因此,這也讓武協成了當地甚至是全金華市的獨一份,初始成員有幾十人。”包爲羣介紹,隨後,協會開始組織每年一次的武術表演大會和相關培訓活動,以此來推廣東陽武術。
1983年,東陽城區武術首次表演合影(前排右四爲包爲羣)
1984年,東陽市武術協會成立合影(前二排左第三個爲包爲羣)
隨着電影《少林寺》的熱播,全國掀起了武術熱,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東陽市武術協會。協會創新性地以轄區所有的村爲單位設立分會,一下子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也解決了此前經費和場地的困擾,村委會書記、主任帶頭領導分會。“習武強身,知禮達人。一時之間,村裏遊手好閒的人少了,矛盾糾紛也少了,大家都很講義氣,村裏的風氣煥然一新。”包爲羣說。這一“東陽模式”也得到了金華市體育局的點贊,並向全市推廣。
從成立之初的幾十名初始成員,到現如今發展爲輻射兩萬多人的“超級協會”,“人多力量大”在四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邊是出版《東陽武林錄》,填補了當地武術文化的空白,一邊是浩浩蕩蕩的參賽隊伍不斷取得佳績。“像金華武林大會,我們協會就有600多人蔘賽,運動員的大巴車排成了長龍,還有紹興舉辦2019年浙江國際傳統武術比賽,東陽武協有325人組團參賽。這個參賽人數都是別的代表隊伍難以企及的。”
下一步,東陽市武協計劃繼續武術進校園的推廣工作,培養青少年接班人,發揚傳承優良傳統,同時繼續積極參賽,以武會友,把東陽武術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作者:華雨晨(體壇報)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