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牛奶別隻看價格,認準包裝上的“這3點”,輕鬆買到優質好牛奶

來源: 更新:

牛奶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其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含量,恰恰是人體生長所需的。

在古代,牛奶被視爲是奢侈品,只有王孫貴胄才能飲用,老百姓難以接觸。

也是在改革開放之後,牛奶才逐漸進入老百姓的生活,當時,大家喝的還是鮮奶。

而牛奶真正被大衆消費,在全國普及,也是在2012年之後,當時,巴氏殺菌和高溫滅菌技術成熟,各種被包裝好的牛奶進入市場,成爲了百姓的日常飲品。

除開那些乳糖不耐受的人,每天喝適量的牛奶,不但能補充優質蛋白質,還能補充鈣、鐵、磷等物質。

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多喝牛奶,能長個。

於是有些人拿牛奶當水喝,確實身高也是蹭蹭往上漲。

但營養學研究表明,未成年一天只需飲用400毫升、成年人一天需飲用700毫升牛奶,就能保證身體對這些營養物質的需求。

所以,牛奶雖好,過多飲用實際沒太大作用,適量就可。

在牛奶被普及之前,大家喝的牛奶都是鮮奶,瓶裝的,需要提前預訂,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送到你家去。

這種方式雖然保證了牛奶的品質,可效率極低,無法送到偏遠地區的百姓家。

現在好了,各種殺菌技術,讓牛奶被包裝成各式各樣進入到超市。短則幾天,長則半年的保質期,讓大家實現了喝奶自由。

可看着琳琅滿目的牛奶,到底該買哪一種呢?

有些只需35塊錢一箱,有些則需要七、八十塊一箱,它們有什麼區別?

是不是價格越貴的牛奶,營養越豐富,喝起來更健康?

有人專買貴的牛奶,以價格定品質。

也有人專買便宜的,認爲反正配料表都一樣,不能多花冤枉錢。

其實,買牛奶不能看價格,也不是越貴越好。多看看包裝上的“這3點”,準不會喫虧。

第一點:看配料表的原材料

雖然賣的是牛奶,可有些牛奶的真正成分,並不只有牛奶,還有一些添加劑、防腐劑等,就是爲了保證牛奶的口感,延長保質期。

而一款純正的牛奶,配料表上面是沒有其他配料的,只有“生牛乳”。

原材料只有生牛乳的牛奶,不會添加添加劑,也沒有防腐劑,其口感跟新鮮的牛奶大差不差,喝起來更加健康,營養物質也沒有被破壞。

第二點:營養成分表中的蛋白質和鈣含量

我們喝牛奶,就是爲了能補充蛋白質和鈣物質,如果這兩種物質含量較少,達不到補充營養的目的。

有些牛奶在加工、儲存的過程中,可能會流失營養。

購買的時候觀察一下營養成分表,蛋白質含量和鈣含量越高越好。

第三點:保質期上的時間

常見的包裝牛奶,保質期在6個月,少部分保質期在3個月,還有儲存冰箱裏的保質期在十幾天。

爲什麼同樣是牛奶,保質期大不相同呢?

這是因爲,它們在包裝之前,滅菌的方式不同。

保質期只有1周的,採用的是氏滅菌法,這種滅菌方法營養物質基本沒有流失,但容易變質,保質期短。

保質期半個月的,採用的是高溫滅菌法,在高溫過程中,營養物質會被破壞或流失,營養不及保質期一週的。

保質期6個月的,採用的是超高溫滅菌法,過程會嚴重破壞掉牛奶裏面的營養物質,但保質期長,容易儲存。

所以,保質期越長,營養物質越少,保質期越短,營養物質越多。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