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騫女兒診斷“矮小症”,介入2年多、一年長13cm,11歲身高150
家有兒女,每一個成長細節都不容忽視。小時候的疫苗本、長大後的換牙期,甚至鞋子碼數、身高比例,跟不跟得上同齡人,媽媽們都格外關注。
央視主持人王小騫,和譚江海結婚後,生下一個女兒。早早小時候被診斷爲“矮小症”,王小騫心急如焚,也是趕緊對女兒進行了干預治療。
早早被確診“矮小症”,是在7歲的時候。其實長得矮並不一定就是矮小症,這需要綜合檢測、聽從醫生的診斷。
王小騫本身個子就不高,小時候女兒長得矮、王小騫也只以爲是遺傳因素、或者早早是早產兒的原因,並沒多想。
直到參加女兒學校的演出,她才發現早早竟然比同齡小朋友矮了20cm。起初王小騫只是給女兒追個子、讓她多運動、補充維生素,並且詳細記錄了孩子的身高體重。
但是經過一年多的觀察,女兒的身高並沒有什麼變化。於是王小騫決定帶女兒進行專業檢測,經過系列檢查,早早被診斷爲“矮小症”。
幸虧是王小騫發現得早,如果不是王小騫發現女兒身高矮小、及時到專業機構檢測。醫生說,早早如果不及時干預的話,成年後身高可能長不到150。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這種例子,父母都不矮、但孩子就是不長個,一開始還以爲是營養不了,後來才發現錯過了最佳干預期。
如果早早未來個子真的長不到150,王小騫和老公譚江海該多後悔啊。還好王小騫及時發現了,帶着女兒打生長激素。
其實打生長激素、干預身高已經是挺正常的事情了。冉瑩穎的二兒子,就長得特別慢。也是在打生長激素後,纔開始竄個子。
其實打生長激素,也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記得冉瑩穎分享過二兒子打生長激素的畫面,每次要打針、兒子都害怕。
早早還是小姑娘,她堅持干預介入了2年多,這種勇氣也是挺厲害的。王小騫表示女兒7歲確診矮小症後,就開始打生長激素了。
經過2年多的時間,早早的身高已經追上了同齡人的身高標準。停止打生長激素的時候,早早身高1.37米,現在身高已經一米五了。
算一算,早早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漲了差不多13cm。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完全不需要在介入治療了。
身高一米五的早早,跟在媽媽身邊已經像個大姑娘了。還好媽媽早早的發現了女兒身高不對勁,如果成年後早早身高只有一米五就太可惜了。
其實越是自己身高不太高的父母,越是擔心兒女的個子不夠高。他們生怕錯過了最佳發育期,給兒女造成不可逆的遺憾。
11歲的早早長勢喜人,媽媽王小騫也很開心。她帶着早早旅遊度假,在母女倆的合影裏早早還露出了正臉。
感覺早早長得很硬氣,看五官不太像媽媽、還是像爸爸更多一些。臉上帶着英氣的女孩子,給人一種很清冷的美。
王小騫生下女兒的時候已經41歲了,現在早早11歲、她也五十多歲了。對於她和譚江海來說,早早就是唯一的孩子,是他們的心頭肉。
爲了更好的陪伴早早成長,王小騫和譚江海都辭掉了工作,專注做新媒體。時間上更加自由,也能更好的融入到孩子的成長中。
如果孩子身高長勢比較慢,先不要急着下定論,可以帶孩子去正規機構檢測一下。如果是矮小症的話,就可以儘早的干預治療。
還是建議爸爸媽媽們不要盲目跟風,其實有的孩子早兩年長高、有的孩子晚兩年長高,這都是特別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