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益女兒回婆家定居,臨走前給他送了蒸包子,前妻陪着幫帶娃
央視名嘴水均益,到了晚年、生活竟也變得有些淒涼。他獨自回北京定居,感嘆“月還是故鄉明”。
可他今年6月份纔回來,還不到半年的時間、大女兒水均益就要跟着老公回福建泉州定居了。父女倆才相處了幾個月,就又要分開了。
要說水均益和大女兒的感情,真是挺讓人惋惜的。在水亦詩14歲的時候,水均益和前妻離婚,水亦詩跟着媽媽生活。
那時候水亦詩不理解父親,甚至以“不理會”的方式對待父親。在水亦詩的童年裏,幾乎都沒有父親的陪伴,她還是非常羨慕水均益的一對龍鳳胎兒女的。
即便是到了31歲的年紀,在內心深處也是有些不甘心。甚至試圖問父親,知道自己是女兒的時候,是不是有些失望。
水均益沒有撒謊,他表示確實有點失望的。重男輕女在他們那個年代裏很正常,可是後來並沒有因爲水亦詩是女兒,就減少對她的愛。
也許是這對父女的緣分比較淺吧,水亦詩已經打算和老公回福建常住了。福建泉州是鄒陽的老家,也是水亦詩的婆家。結了婚,回婆家那邊常住或者定居,都是很正常的。
之所以會選擇在北京生娃,是因爲水亦詩在孕期攻讀了清華大學的碩士學位。也因爲北京是自己長大的地方,在這裏產檢有媽媽陪着、還有自己的朋友照顧,會更安心一些。
現在女兒已經3個多月了,他們小夫妻長期分居也不是辦法。所以鄒陽打算接水亦詩回泉州居住,一家人在一起也有個照應。
雖然鄒陽比水亦詩小7歲,但在帶娃、照顧家庭這件事上,都非常用心。他親自開車,來接老婆孩子,同時也丈母孃也會跟着他們去泉州,幫忙照顧孩子。
鄒陽在開車的時候,水亦詩還是忍不住和他秀恩愛。小7歲的男朋友,顏值高、長得帥,難怪清華學霸愛上他。
生活裏的水亦詩,也是個很負責任的媽媽。即便是鄒陽不在身邊的時候,一個人也能照顧好女兒。
外出逛街的時候,她會給女兒戴上防護頭罩。秋冬的季節、病毒傳染很厲害,這樣可以預防孩子感冒。
才3個月的女兒,長得白白胖胖的非常可愛。就是眼睛有些小、嘴脣稍微厚一些。典型的眼睛像爸爸、嘴巴像媽媽。
愛看熱鬧的小娃娃,也是被一家人寵在手心的小寶貝。她頭髮比較稀疏,看起來發量不是很多,小姑娘長大後應該會更好看。
雖然水均益對女兒有所虧欠,但水亦詩還是惦記着父親。在臨出發之前,特意給父親送了自己做的蒸包子。
北方人都喜歡喫麪食,蒸包子在喫的時候只需要稍微加熱一下就可以,特別方便。一個人喫飯,熬點粥、蒸包子就解決了一頓飯。
水亦詩之所以會給父親送包子,是因爲感覺父親會經常喫外賣。從這句話裏,也可以感受到水亦詩對父親瞭解不多。
她說的是感覺他經常喫外賣、而不是他經常喫外賣。這麼看來即便是女兒在北京生活,和水均益之間也沒有很多的往來。
那麼水亦詩去福建生活,對於父親水均益來說,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了。現在水均益一個人生活,老婆孩子都在國外,他也是樂得清閒。
陪着水亦詩一起去福建生活的,除了3個月的女兒,還有自己的媽媽。一句“那是我媽”,讓無數人落淚。
不靠譜的父親、盡責任的媽媽。多少孩子,都是在媽媽的託舉下長大。即便是成年了、結婚了,媽媽依然舍不下孩子,陪着水亦詩遠走他鄉,母愛真的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