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正方丈:9歲雙目失明,拼死保護少林文物,有個徒弟叫釋永信

來源: 更新:

近段時間,釋永信被查的事情引發全網關注和熱議。

與釋永信相關的各種話題和人物都備受大家關注。

比如大家關注接替釋永信擔任少林寺新住持的印樂法師。

大家關注十年前舉報釋永信的釋延魯。

大家關注在少林寺擔任要職的釋永信的弟弟釋永勝。

當然,大家也關注釋永信的師父釋行正。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釋行正的故事。

釋行正1914年出生於河南省登封關劉莊,俗名李太寶。

1920年,6歲的釋行正在少林寺出家,拜德寶大和尚爲師。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少林寺的第三年,因爲一場意外,釋行正基本雙目失明。他看人只能看到一個大概的輪廓。

雖然失去了視力,但釋行正記憶力和心算能力過人,別人打算盤都沒有他心算快。

並且他沒有因爲視力問題而自暴自棄,反而潛心佛學,讓少林寺的歷史沒有斷代。

1928年,軍閥石友三焚燒少林寺,當時15歲的釋行正和衆僧一起搶救文物和法器。

1937年,豫西大旱,少林寺所種田地大都無收。在這種情況下,釋行正來往於崇山峻嶺之間,賣煤換糧,帶領僧衆度過了災荒年。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寇侵襲,釋行正和多位僧人選擇留在寺中,保護着少林寺的文物,護衛着佛法。

後來到了特殊年代,釋行正又用轉移地點、埋藏等方法,保存傳世佛經數千冊、達摩銅像、緊那羅王鐵像、匾額多塊等。

那時有人要砸毀千佛殿銅佛,釋行正用身體護住銅佛,這才讓銅佛沒有被毀。

那時有人想炸掉塔林的全部古塔,得知消息後,釋行正趕過去,站在想炸塔的那些人跟前,他大聲地對他們說“若要炸塔林。先把我炸了”。

這一次,釋行正又成功保護了塔林。

對於釋行正所做的一切,後來成爲他弟子的釋永信曾在《我心中的少林》這本書中說沒有釋行正,就沒有少林寺的今天。他說沒有釋行正,少林寺的歷史可能就會斷代。

“正因爲有了他,少林寺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也得到了完整的傳承,包括法脈、世系、歷史文獻、建築等,所以說老方丈對少林寺的貢獻很大很大。”

在特殊年代之前,釋行正於1949年受少林寺全體僧衆推薦,出任少林寺監院。

1986年12月,釋行正升任少林寺第二十九代方丈,他成爲少林寺自清朝初年方丈制度中斷三百多年後的第一位方丈。

在成爲方丈之前的5年,也就是1981年,釋行正遇到了一位後來改變少林寺發展軌跡,讓少林寺備受爭議的人。

這個人便是釋永信。

1981年3月,過完春節,釋永信一個人來到少林寺要出家,但是少林寺的和尚拒絕了他的要求。

釋永信沒有死心,他向少林寺周圍的村民打聽少林寺誰說了算。

得知是釋行正之後,釋永信用盡各種辦法終於見到了釋行正。

他對釋行正說他想出家,想學武術。

他還說他什麼活都能幹,不怕喫苦。

在瞭解了釋永信的一些情況後,釋行正對釋永信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讓釋永信終身難忘,而這句話便是“很有佛緣”。

隨後,釋行正讓釋永信回家開介紹信。

得知兒子要出家,釋永信的父母非常反對,村裏的長輩也勸說他放棄出家的想法。

但釋永信已經鐵了心,最終家人妥協,讓他去了少林寺。

回到少林寺後,白馬寺的海法法師做了釋永信的引禮師,行正法師做了釋永信的剃度師。

人生有意思的是,釋永信進入少林寺,是白馬寺的人爲他引禮。如今他被查,在少林寺接替的他的人也來自白馬寺。

出家之後,釋永信和其他僧人一起種地、放牛。

那時的少林寺很窮,只有30餘畝薄田,這30餘畝薄田是當時全寺人唯一的生活來源。

因爲口糧不夠喫,那時他們早晚兩頓玉米糊糊,中午每人2個饅頭。

這樣的生活要比釋永信家裏艱苦很多,但他沒有被嚇到,依然堅持留在少林寺。

很快,因爲勤快、好學,釋永信得到了行正法師的喜愛。

當行正法師爲了少林寺的發展在外奔波時,他都將釋永信帶在身邊。

釋永信曾回憶說那時候寺院經濟困難,他和師父去縣城,三角五分的車票都捨不得花,他們坐少林寺周邊拉水泥、拉磚的貨車上路。

到了目的地,他們也不住旅館,他們睡澡堂子。澡堂子人滿了,他們就在火車站的躺椅上睡。

後來釋永信在書中說師父教給他最重要的東西不是如何做方丈,而是如何真心向佛、踏實做人。

如今回頭看,釋永信已經忘記了初心。

在少林寺的第四年,釋永信被行正法師重用,19歲的他成爲了少林寺民主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之一。

爲了不讓師父失望,釋永信一邊發奮鑽研經學,一邊設法籌資修復了法堂、鐘樓、鼓樓。

令釋永信和其他僧衆沒有想到的是,1985年,行正法師查出了胃癌。

一年後,行正法師成爲了少林寺的方丈,他知道他時日不多,他得爲少林寺找一個接法傳人。

最終他選定了釋永信,他向當地政府有影響力的人推薦,明確釋永信是他的衣鉢傳承人。

1987年7月,行正方丈在白馬寺醫院圓寂,享年73歲。

在臨終之前,他交待釋永信“平時多蓋些房,多存些糧,一定要想法恢復少林寺的鼎盛。”

行正方丈圓寂後,釋永信成爲了少林寺的住持,年僅22歲,他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寺院住持。

值得一提的是,釋永信曾透露過和師父的一次聊天內容。

那時,行正方丈已經生病,有一天深夜,釋永信走到師父牀前。

師父問他“有事嗎?”

釋永信回答:“弟子這些天來,看到師父已是年邁多病,處事常常力不從心,有心代師父挑挑擔子,不知師父讓不讓弟子代師父來挑?”

師父又問他“你的肩膀能夠挑動多少斤?”

釋永信回答:“師父原先能夠挑動多少斤,弟子現在就能挑動多少斤!”

此外,2015年釋永信被舉報時,舉報人曬出了一封行正方丈寫給中國佛教協會的信,信中說釋永信有野心,不具備接班資格。

舉報人還說釋永信被少林寺遷單了(開除)。

但當時的調查組查出遷單一事不實。但如今釋永信又出事,當年行正長老的那封信是真是假,還有待現在的調查組調查,在這裏筆者就不做過多贅述。

如今行正方丈已經離去38年,如果他還在世,不知他對少林寺發展成現在這樣會是怎樣的感想。

#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